【短訊】增長6.9%!上市險企中報行情待啟 券商:壽險中報有望超預期 保險已具備配置價值
(資料圖)
(記者 王宏)今日中國人壽發布了首份上市險企半年度保費數據,上半年保費收入增長6.9%,拉開了上市險企中報序幕。從行業整體看,今年前五月人身險公司原保費收入增速為近四年來最高點,財險也維持良好的增速,為上市險企上半年業績提供良好支撐。券商分析師指出,隨著居民對儲蓄型保險產品的需求持續增強,短期或刺激增額終身壽產品的集中釋放,壽險中報有望超預期。而5月初以來保險板塊持續震蕩走低,保險板塊當前估值位于歷史低位,已具備配置價值。業內專家也指出,如果中報業績超預期,短期內可提振公司股價。首份上市險企半年度保費數據出爐 增長6.9%!進入中報窗口期,上市公司業績成為關注焦點。今日中國人壽發布了首份上市險企上半年保費收入數據,拉開了上市險企中報序幕。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約為4702億元(未經審計數據),同比增長6.9%。實際上,從今年前5月行業保費數據看,無論財險還是壽險均增速良好,特別是壽險保費更是實現兩位數增長。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保險業保費收入為2.68萬億元,同比增長10.7%。人身險方面,前5月原保費累計收入1.97萬億元,同比增長11.0%;其中,壽險、健康險分別為1.58萬億元、364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2%、3.9%。5月單月壽險原保費收入1864億元,同比增長25.3%。財險方面,今年前5個月財險原保費收入7104億元,同比增長9.8%。5月單月財險原保費收入1205億元,同比增長7.1%。今年前5月保險資金運用余額26.34萬億元,較上年末5.2%。有壽險公司戰略部人士對記者表示,今年前五月人身險公司原保費收入增速為近四年來最高點;今年前5月資金型業務(“壽險+萬能”組合)累計3605億元,同比正增長,為近4年來首次正增長,預計主要為壽險高增長帶動。受金融市場形勢及政策推動影響,新單保費呈高增長,近期金融市場理財儲蓄競品收益率不斷下行,理財保險競爭優勢加大,行業降低負債成本政策窗口也催化了需求的集中釋放。壽險中報或將超預期 看好保險板塊布局機會上市公司中報應該關注哪些指標?經濟學家、經觀未來研究院院長張奧平認為應該關注三大重點。他對記者表示,首先是中報披露出來的公司當前整體經營情況;其次面對當前的市場環境,公司區別于同行業競爭對手的核心競爭力;最后應該關注財報中公司未來規劃,以及上市公司有哪些新的戰略布局,如何做好短期、中長期機遇的把握。“中報業績和公司行情走勢關系重點在于預期,如果公司中報披露的業績符合投資者預期,公司的股價會有穩定的表現;如果不及預期,公司資本價值可能會受到影響;如果超預期,對短期內公司股價提振會有更好表現”,張奧平還表示。平安證券指出,中報業績披露期臨近,市場對景氣度關注加大,截至7月8日,全A共有165家公司發布業績預告,其中131家公司預喜,2023年全年業績預期高增的行業主要有消費者服務、傳媒、交通運輸、計算機等,且與5月初的預期相比,交通運輸、石油石化、電力及公用事業和非銀金融行業的業績預期有所改善。長城證券則看好保險板塊回調布局機會,預計壽險中報將超預期。長城證券指出,保險負債端基本面呈現弱復蘇態勢,隨著5月銀行繼續下調存款利率,以及壽險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的預期下調,促使居民對儲蓄型保險產品的需求持續增強,短期或刺激增額終身壽產品的集中釋放,有望為下半年顯著貢獻增量。同時,預計壽險中報超預期,目前板塊估值性價比猶在,看好板塊回調布局機會。中航證券也指出,5月初以來,保險板塊持續震蕩走低,長期來看,負債端方面保險產品利率下行的影響已逐步市場消化,充分體現在估值中,同時經濟穩增長政策有望繼續發力,經濟對保險產品需求的影響有望改善。資產端方面,穩地產政策持續發力,地產對保險投資端的負而影響有限。保險板塊當前估值已下跌至0.98倍,位于歷史低位,結合中特估投資主線,目前板塊配置性價比較高。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