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億份!醫療ETF(512170)年內第55次創份額新高!多重利好加持,醫療行情能否迎來轉機? 焦點資訊
近期利好消息頻發,未能讓醫療板塊延續漲勢,但讓板塊頭部醫療ETF(512170)資金流入得到了延續。
【資料圖】
7月5日,中證醫療指數跌近1%止步三連陽,此前活躍的眼科、器械、CXO等細分板塊龍頭股悉數回調。資金無懼調整繼續增倉,連續第3日凈申購醫療ETF(512170),助推其份額升至550億份,年內第55次創下上市以來新高!融資客也逆勢加碼,醫療ETF(512170)最新融資余額達7.9億元,續創歷史新高!
醫療ETF(512170)基金經理胡潔女士表示,受益于臨床診活療需求的恢復、集采政策邊際緩和、創新藥兌現節奏加速等因素的催化,預計未來幾年醫療行業仍有望維持高景氣趨勢。從長期來看,人口老齡化與人均衛生支出費用提升帶來的醫療衛生剛性需求、人均GDP提升帶來的消費升級以及供給端的創新驅動是驅動醫療行業長期高景氣度的堅實底層邏輯。站在當前時點,投資者可以考慮分批布局,并長期配置享受醫療行業長期發展的紅利。
【資金信心不減,醫療ETF(512170)續創多項新高紀錄】
調整已久的醫療板塊資金面異常火爆。上半年,兩市36只醫藥醫療相關主題行業ETF基金份額合計凈增596.18億份,在全市場非貨ETF份額增量中占比超過22%,其中醫療ETF(512170)以195.56億份的份額增量高居首位。
作為醫療板塊的代表性ETF,醫療ETF(512170)在7月剛過去的3個交易日里持續“吸金”,資金凈流入合計超5.3億元。
資金持續加碼下,醫療ETF(512170)最新基金份額超550億份,年內第55次刷新上市以來最高份額紀錄!至此年初以來份額增量208億份,穩居全市場非貨ETF第一。
兩融方面,上交所公開數據顯示,醫療ETF(512170)5日獲融資買入1億元,最新融資余額達7.9億元續創歷史新高,較年初高增近95%。
【利好頻發,醫療板塊行情還有多久到來?】
實際上,近期醫療行業利好消息頗多。
7月5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焦紅介紹稱,上半年已有24個創新藥和28個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副局長徐景和表示,近年來,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快速發展,近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54%,已成為全球醫療器械第二大市場,產業集聚度、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后續將繼續鼓勵創新醫療器械上市,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7月4日,國家醫保局發布《談判藥品續約規則》及《非獨家藥品競價規則》公開征求意見,從調整規則來看,創新藥在多個階段的降幅都將縮小,談判規則更加合理。業內有觀點認為,2023年醫保目錄調整的藥品降幅或更為溫和,長期看利好創新藥企產業鏈(含CXO)。
6月29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十四五”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其中提出,“十四五”期間,全國規劃配置大型醫用設備3645臺,其中:甲類117 臺,乙類3528臺。醫療ETF(512170)基金經理胡潔女士認為,此次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新增配置設備數量均有較大幅度增加,高端影像設備等醫療設備板塊有望受益。
政策面利好不斷,醫療板塊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受到券商機構重點關注。數據顯示,6月份醫藥生物行業有多達85家上市公司獲得券商調研,數量占到同時期被調研上市公司總數的12.5%。醫藥生物是券商機構6月調研最密集的行業。
進入7月,中報披露季拉開帷幕。國信證券A股醫藥生物行業47家公司2023年Q2業績進行了前瞻預測,其表示:由于疫后院內診療恢復,預計Q2業績較好的公司集中在院內處方藥以及醫療器械、醫療服務板塊。在中報業績密集披露期,建議關注創新藥產業鏈、醫療器械及部分超跌醫療服務公司的投資機會。
看好醫療板塊估值修復機遇及中長期投資價值,重點關注醫療ETF(512170)。資料顯示,醫療ETF(512170)跟蹤的中證醫療指數成份股全面覆蓋了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領域的細分龍頭,其中醫療器械權重約4成,直接受益于后疫情時代醫療新基建;醫療服務+醫美權重約5成,直接受益于人口老齡化、醫療消費升級和醫美等時代大趨勢。醫療ETF(512170)是投資者“一鍵布局國民健康剛需板塊”的高效投資工具。
風險提示:醫療ETF(512170)被動跟蹤中證醫療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布于2014.10.31,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文中指數成份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基金管理人評估的本基金及其聯接基金的風險等級分別為R3-中風險、R4-中高風險,分別適合適當性評級C3以上及C4以上投資者。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需謹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