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3年還是陰跌!中免的“底線”到底在哪里? 關注
作者 | 弗林
(相關資料圖)
若誰持有了中國中免(601888.SH),這幾年怕是連覺都睡不安穩。
中國中免的高光時刻是在2021年2月18日,股價沖到399.47元的高位,此后便開始了遙遙無期的陰跌之旅……
2023年5月23日至6月1日,中國中免呈現連續陰跌8個工作日。
雖然在6月2日略有回彈,但在第二個工作日(即6月5日)迅速恢復“下跌姿勢”,盤中一度跌至119.54元,收盤價119.55元,當日跌幅2.65%。
回顧以往,于2021年全年,中國中免累計跌幅22.04%;2022年,累計跌幅0.83%;截至2023年6月5日,中國中免今年累計下跌44.66%。
中國中免行情走勢
來源:wind,截至2023年6月5日
其實憑借著牌照紅利、輕資產運營、以及龍頭級的市場份額,中國中免曾很被市場看好。
哪怕是在疫情的這幾年,在海外消費回流、海南消費新政的支持下,中免并沒有受到很大的沖擊,相反還有些受益。
加上2021年,中免在與上海機場的合作商談上,也獲得了更多的話語權。在以后雙方的合作中,從“優先保障機場旱澇保收”到“優先保障免稅店不會血虧”。 也是在這一時期,中免的市值達到巔峰。
為什么后來又不被看好了?
如今中免股價的持續下跌,與消費板塊行情萎靡多少存在著些關系。
今年年后,大消費板塊持續下跌,回撤幅度高達15%左右,哪怕是像海天味業、五糧液這樣的細分龍頭,回撤都非常明顯。
第二,從宏觀角度來看,今年的消費不僅不及預期,而且逐年放緩,市場強復蘇的預期是落空的。
拿社零數據來看,今年4月,社零兩年復合平均增速為2.6%,而3月是3.3%,2月是5.1%。消費不僅不及預期,而且逐月放緩了。
另外,進入后疫情時代,出入境全面放開,代購的比例應該有一個明顯的提升,那國內又會有多少比重的消費再度流向海外呢?海外消費者又會有多少回流呢?
從中國中免自身來看,這幾年它的基本面也出現了惡化。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在業績上。
中國中免歷年業績情況
來源:wind,泡財經整理
2022年全年,中國中免的營業收入從676.76億元降低至544.33億元,同比減少19.57%;
歸母凈利潤接近腰斬,同比減少-47.89%至50.3億元。
現金流指標方面,2022年,公司的經營凈現金流出高達34.15億元。
盈利指標方面,公司毛利率連年下滑,2019年至2022年的毛利率分別為49.40%、40.64%、33.68%及28.39%。
即便是延續到今年一季度,雖然營業收入有所增加,但實質上也只是增收不增利的情形。
于2023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加23.76%至207.69億元,但凈利潤同比減少15.45%,歸母凈利潤卻同比減少10.25%,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10.27%。
另外相關資料顯示,今年五一期間,作為中免基本盤的海南免稅市場實現銷售額8.83億元,同比增長120%;購物人次達10.9萬人次,同比增長158%。不過與2021年相比,銷售額和購物人次還是下滑了11.1%和9.9%,人均客單價也下滑了1.3%。
可想而知,今年海南免稅市場的前景并不樂觀,而中國中免的路,也越來越難走。
本文首發于泡財經風口解讀專題,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