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與分配的關系是如何的呢? 交換與消費的關系具體是如何的呢? 當前速訊
交換與分配的關系是如何的呢?
交換與分配,都是社會再生產的中間環節,總的說來都為一定的生產所決定。但這兩者之間又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關系。
(一)交換對分配的制約作用
1、在一定的生產條件下,交換的形式決定分配的形式。在物物交換的情況下,采取的是實物分配形式;在交換采取以貨為媒介的商品流通形式時,分配則采取貨形式,或者是形式與實物形式相結合的分配形式。
2、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國民收入的分配比例必須通過交換才能實現,交換的狀況也直接影響積累和消費的比例的實現程度。
3、商品價格的變動影響交換雙方經濟利益的分配,進而引起國民收入的再分配。例如,當農產品收購價格提高,銷售價格不變,則國財政收入減少,農民收入增加;如果銷售價格也相應提高,則國財政收入增加,同時也增加了城鎮居民生活費用開支。這實際上調整了國同農民、城鎮居民之間的收入再分配。
(二)分配對交換的制約作用
1、在一定的生產力條件下,分配的數量和結構制約著交換的數量和結構。這里分配主要是指對已經生產出來的產品分配。社會產品生產出來以后,并不能全部納入個人消費的范圍,必須作相應的扣除,才能進入個人消費領域。而這些扣除是由社會進行的,是社會分配職能的具體體現。只有在作了扣除之后,才談得上在集體和個別生產者之間進行分配。而進行分配的這部分消費資料的數量和結構直接決定著可供交換的產品的數量和結構。
2、國民收入的分配比例制約著市場的商品需求。國民收入經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復雜運動過程,最后歸結為積累和消費兩種用途。積累的比例制約著生產資料商品需求的份額;消費的比例制約著生活資料商品需求的份額。在國民收入一定的條件下,積累和消費的增長,完全取決于它們在國民收入中占有的比例。所以,國民收入中積累與消費的分配比例,決定著交換的物質對象的結構。
交換與消費的關系具體是如何的呢?
交換作為生產與消費的中介,不僅取決于生產,同樣也取決于消費。消費決定交換,交換對消費有反作用。
(一)消費決定交換
1、消費為交換提供目的和動力。消費是生產的目的,也是交換的根本目的。交換不是為交換而交換,而是為消費服務的。沒有消費需求,也就沒有交換的必要。人們有吃穿用等消費的需求才會去購買糧食和衣服,引起生活資料的交換。同樣,生產的需要,決定生產資料的交換。
2、消費的、結構決定著商品交換的規模和結構。消費愈高,需求量越大,這種需求同時也越刺激著商品交換規模的擴大;反之,消費越低,交換的規模就越小。因此,在經濟工作實踐中,必須合理安排交換與消費的比例關系,既要注意交換的發展不能低于消費的發展速度,以保證消費的實現,進而提高消費;又要注意交換的發展在正常情況下不能越過消費的提高幅度,以防止造成社會勞動的浪費,進而影響生產的發展。消費結構是指人們的消費對象的構成比例(吃穿用等的物質內容的比例,物質內容與勞務內容的比例等)。消費結構規定了商品交換多層次、多樣、多形式。商品交換的結構必須以消費結構為轉移,才能滿足人們的多層次、多樣需求。
3、消費方式的改變是交換方式改變的客觀依據。消費方式是指人們消費的方法和形式。消費方式反映著人們在消費過程中所處的社會經濟條件。我國消費形式可以劃分為兩種:公共消費形式和個人消費形式。前者是指滿足人們的公共需要,如公共交通、公共醫療衛生、公共文化娛樂設施等;后者是指滿足個人需要。由于生產力有限,當前個人消費是我國人民消費形式的主體,而個人消費又主要是通過家庭來實現的。消費方式的這一現狀,決定著與其相適應的交換方式。一方面,必須有一定量的商品和公共勞務,滿足公共消費的需要,并隨消費的提高而增加;另一方面,商業網點的設置,商品的規格、品種、包裝、式樣等等,都應與家庭消費為基礎的個人消費形式相適應。
(三)交換對消費的反作用
1、商品交換是實現消費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無論是生產資料還是消費資料,必須通過交換才能最終進入消費。在一定的消費條件下,消費的實現及其實現的程度取決于交換發展的深度和廣度。
2、交換對于創造新的消費有著重大的影響。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消費所創造的新的生產需要,是通過交換體現出來的。執行交換職能的商業部門,通過購銷活動,把消費市場新的需求信息反饋給生產部門,這樣,一方面可以創造出新的消費對象,另一方面促進商業的繁榮。
3、交換對于促進消費結構的形成有著重大的影響。例如,由于某種商品供應不足,商業部門可以采取提高消費品價格,限制該商品的銷售量,并推銷可替代用品,以滿足消費需求,從而改變商品在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反之,可以采取降低價格、減少供應量、限制供應等措施,改變消費的結構。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社會再生產過程的4個環節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辯證統一關系。交換,是社會再生產中的重要環節,它處于生產和消費的中介地位。商業,是專門從事商品交換的。交換在社會再生產中的中介地位,說明商業是社會再生產的中介。商業的這種中介地位,把社會再生產的4個環節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并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