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無處不在的二維碼
2017,無處不在的二維碼
2017年6月28日,在上海博物館舉行的大英博物館百物展上,參觀者掃描一件由100組文物圖形構成的展品《二維碼》。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介紹,如今二維碼應用在中國極其普遍,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亦足以登堂入室進入博物館,并被載入人類文明史。
二維碼,掃碼,“滴”聲之后,現實與虛擬被連接,這種黑白方格組成的“時代符號”帶來了便利、快捷和驚喜。二維碼是一種用幾何圖形記錄數據信息的技術,可通過光電掃描迅速識別以實現信息自動處理。二維碼無處不在,隨手掃碼已經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新華社發(谷晨 攝)
2017年4月6日,市民在南京一商場內的“二維碼隧道”掃碼。這條“隧道”由400個品牌廣告、創意游戲的二維碼組成。新華社發(蘇陽 攝)
這是2017年9月13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北店鄉拍攝的巨型二維碼。該二維碼占地100畝,邊長227米,可在空中實現掃描進入當地旅游咨詢公眾號。新華社發(羅大慶 攝)
2017年7月4日,山東省沂源縣歷山街道彩板峪村的農民為外銷的鮮桃粘貼二維碼。二維碼是這些果品的“身份證”,掃碼可追溯農產品的生產信息。新華社發(趙東山 攝)
2017年8月27日,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浮橋派出所民警在展示二維碼門牌。掃描二維碼可了解到社區民警聯系方式和各類救援、救助服務,還可實現出租房屋備案、居住人申報、水電煤氣費繳納等。新華社發(張九強 攝)
這是2017年7月29日在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龍泉鎮鄒家莊村村口拍攝的二維碼。該鎮在所轄的10個生態文明村村口放置了二維碼,方便游客隨時掃描了解當地情況。新華社發(董乃德 攝)
2017年6月14日,工人在湖南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乖幺妹土家織錦基地編織帶有二維碼的錦緞。新華社發(吳勇兵 攝)
2017年9月15日,在南京舉辦的2017江蘇(南京)版權貿易博覽會現場,一名參展商從各種二維碼前走過。新華社發(劉建華 攝)
2017年11月29日,在合肥瑤海區勝利智能農貿市場,市民在掃碼支付。市場內每個攤位都安裝了電子屏,只需掃碼即可實現移動支付,還可在平臺對商家進行點評、維權投訴等。新華社發(張大崗 攝)
2017年6月3日,在湖南衡陽舉辦的“愛心黃手環溫暖回家路”活動現場,一名志愿者為老人佩戴帶有二維碼并存有個人信息的黃手環。新華社發(劉曉飛 攝)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