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險創新破局 人保平安等20家險企20余款產品免賠額限制松綁 保險業步入0免賠大規模普及時代
財聯社7月11日訊(記者 夏淑媛) 曾因1萬免賠額得以快速增長的百萬醫療險市場,正慢慢松開免賠額限制的“韁繩”。近日,人保健康一款6年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也開始朝著0免賠的方向升級。
據財聯社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至少20家險企推出20余款0免賠額設計醫療險。這些產品通過突破免賠額限制,將保障范圍拓展至常見病、慢病和急性病等,打破了傳統醫療險僅聚焦大病保障的設計思路,實現了“大病可報銷,小病也能賠”,讓過去大量未出險的客戶有機會體驗到醫療險的價值。
(相關資料圖)
在某再保險公司產品部經理王明彥看來,商業醫療險發展到今天,0免賠額已經具備了大規模普及的條件:一是“三醫”改革的深化推進,使得單次住院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二是醫療險風控技術的積累,使得有逆選擇傾向的高風險客戶可以被有效攔截;三是理賠技術更迭,使得高頻理賠可以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實現。其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0免賠額設計將成為主導百萬醫療險的升級方向。
醫療險免賠限制松綁,人保、平安、眾安等20家險企推出20余款0免賠產品
2016年,借助彼時大火的互聯網平臺經濟,百萬醫療險一經面世便引爆市場,其最引人矚目的產品設計之一便是“1萬免賠額”。即在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先自行承擔1萬元的醫療費用,保險公司再對超出1萬元的部分進行賠付。
正是通過“1萬免賠額”的產品設計,保險公司成功地打開國內百萬醫療險市場。一方面,在當時定價數據普遍缺失、理賠運營能力不足的情況,“1萬免賠額”設計幫助險企減少小額索賠的發生,在降低理賠成本的同時守住風險底線;另一方面也讓險企得以降低保費,做高保額。
但如今,這一巧的妙設計正逐漸被市場拋棄。近日,人保健康一款6年保證續保的百萬醫療險也開始朝著0免賠的方向升級。
所謂“0免賠”,相當于降低報銷門檻,手術費用、住院期間費用等,就算花了1元錢,保險公司也能給予部分賠付。
據了解,早在今年3月,人保財險、陽光財險、眾安在線3家公司就曾參與推出1年期0免賠住院醫療險,平安健康單獨承保了一款0免賠的少兒長期醫療險。
除上述幾家頭部公司之外,參與0免賠額百萬醫療險設計的公司不乏中小險企的身影。2023年4月,水滴保聯合華農保險也推出了不設免賠額的百萬醫療險。
據財聯社記者對螞蟻保、微保、慧擇、水滴保等多家互聯網保險平臺統計,市場上0免賠標簽的醫療險產品達20余款,涉及至少20家保險公司。
整體來看,這些產品取消常規百萬醫療險產品中1萬元的免賠額,改為分段比例賠付。
以某產品為例,經社保結算后,在保障范圍內的醫療費用,0-5000元(含)以內報銷比例為10%;5000-10000元(含)以內報銷比例30%;10000元以上報銷比例為100%。
水滴保總精算師滕輝表示:“目前市面上的百萬醫療險產品一般設有1萬-2萬元的免賠額,導致用戶一些小額醫療費用無法得到理賠,而完全取消免賠額的產品價格又很高,采取0免賠額分段賠付的設計就是為了緩解這樣的用戶痛點”。
取消賠付門檻,需要面臨的是保險產品賠付額和賠付頻次增加,對于這種情況,滕輝表示,這種創新賠付確實會在賠付端帶來一定的賠付增長,但由于賠付比例的控制,經過測算,賠付壓力屬于可控范圍,上升幅度在可接受的范圍內。
大病治得起到小病用得上,0免賠額設計是醫療險外部環境與客戶需求變化使然
在王明彥看來,醫療險0免賠額設計,是為了給予客戶更強的獲得感,這也是百萬醫療險在外部環境與消費者需求變化下的自我調整。
從外部環境來看,惠民保的出現加速了商業醫療險的創新變革。2020年,惠民保在全國遍地開花,呈現燎原之勢。
一方面,通過代際轉移支付的機制設計,惠民保實現了對老年人和帶病體的保障;另一方面,惠民保也沖擊了傳統商業醫療險,尤其百萬醫療險的市場需求。
在不理解百萬醫療險和惠民保的復雜差異時,人們會更加傾向于購買價格更為低廉,且有政府醫保背書的惠民保,但由于普惠的定位,惠民保保障待遇水平只有百萬醫療險的1/4左右,對于身體健康的大眾消費者而言,百萬醫療險才是更好的選擇。
“如果沒有惠民保的競爭,行業可能不會如此迫切地推進百萬醫療險的進化升級”王明彥表示。
此外,從客戶需求來看,過去百萬醫療險是低頻高損屬性,1萬免賠額設計有效降低保費、提升保障杠桿,解決了“大病治得起”的核心問題,卻不能同時兼顧消費者“小病用得上”的保障需求。
據國家衛計委數據披露,2023年前3月,全國二級公立醫院次均住院費用為元,全國三級公立醫院次均住院費用為元。可以看出,即便是三甲醫院,人均住院費用也才萬元出頭,這也意味著,大多數人的住院醫療花銷,其實都達不到醫療險的報銷門檻。
業內人士表示:“以社保報銷60%為例,總的住院醫療花費要達到3萬元,才能用上這份保障。這也意味著,消費者只有在罹患大病或昂貴治療的情況下,百萬醫療險才可充分發揮補充支付作用,這也降低了消費者的對于小病小痛的保障獲得感。”
而如今,0免賠額產品的創新和逐步普及,保險公司開始進一步向用戶獲得感傾斜,其醫療險產品設計走向高頻低損,關注點也從“大病治得起”向“小病用得上”兼顧。
“雖然只是個小設計,但整個產品的體驗會大大增強。小病能賠一些,使用概率會更高,罹患大病用處更大,人們對這份保險保障的獲得感和信任度也會大大提升”業內人士表示。
據業內測算,1萬免賠額到0免賠額的變化將會使產品的獲賠率大大提升,目前惠民保獲賠率降低的問題將能通過0免賠額醫療險得到補充。
0免賠額設計將進入大規模普及時代,或主導未來百萬醫療險升級方向
近日,金融監管總局公布的保費數據顯示,人身險公司健康險前5月保費收入3641億元,同比增長%,增速不及市場預期。數據背后,亦反映出重疾險、百萬醫療險等網紅健康險產品同質化嚴重、增速放緩等問題。
據艾瑞咨詢核算,2019年,百萬醫療險用戶規模已達6300萬人。當前,百萬醫療險已進入產品成熟期,通過與互聯網大廠深度綁定從互聯網平臺吸納更多新客群的營銷模式已相對穩定,市場處于存量階段。
不過,百萬醫療險的市場滲透仍然不足。2020年,百萬醫療險在0-65歲用戶中的市場滲透率僅為%,與商業健康險在全體人群中%的滲透率相比,百萬醫療險在用戶增長方面仍有較大上升空間。
在王明彥看來,商業醫療險發展到今天,0免賠額已經具備了大規模普及的條件:
一是“三醫”改革的深化推進,使得單次住院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二是醫療險風控技術的積累,使得有逆選擇傾向的高風險客戶可以被有效攔截;三是理賠技術的更迭,使得高頻理賠可以在成本可控的情況下實現。
未來一段時間,0免賠額設計或將主導百萬醫療險的升級方向,這將促使商保與醫保形成更緊密的銜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0免賠額設計僅是市場創新變革的第一步,一旦將產品的獲賠場景從大病放開至所有住院疾病,“保障+醫療服務+健康管理服務”的多樣化設計將會被打開更多的創新和思路,這也將為產品后續的升級埋下伏筆。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責任編輯:宋源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