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產”變“資產”加檔提速 溫州專利授權32.6萬余件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第二十四屆中國專利獎名單,我市由溫州大學申報的一種生活污水處理及回用方法;瑞浦蘭鈞能源股份、上海瑞浦青創新能源有限公司申報的一種用于卷繞式鋰離子電池的極片及電芯等8項專利榜上有名,獲獎數量創歷史新高。
(資料圖)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創造,做優做強區域品牌,目前全市三類專利累計授權32.6萬余件,獲評中國專利金獎2項、中國專利優秀獎27項、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1項,培育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76家。
企業發力新興主導產業
酸奶蓋撕開后不沾一點奶跡,“過不留痕”的酸奶蓋奧秘在于其表面經過微納米結構處理。據了解,研發該項技術的是樂清的一家浙江金石包裝有限公司,企業長期專注各類復合膜和容器包裝的研發生產。雖然這一片蓋子的價格是普通酸奶蓋的2倍,但在市場上大受歡迎,一年有近億瓶酸奶用的就是金石包裝所研發的酸奶蓋。總經理孫國錦表示,公司聘請一批歸國科研人員,創建國家級新材料研發實驗室,全力提升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
在尋常中創新創造不尋常,浙江朝隆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市一家集紡粘法、紡粘熔噴復合非織造布生產設備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司。實驗室里,研發人員在顯微鏡下測量一塊無紡布的纖維數據。一張薄如蟬翼的無紡布,由多達6層材料制成,兼具透氣、抗菌功能,可以用在紙尿布、高端醫療等領域。材料如此輕薄,生產它的機器卻是長達60米、寬20多米的超大設備。該公司先后研發多個首臺無紡布制造設備,填補國內相關市場的空白,獲國家發明專利獎2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10項。如今,在全球安裝運行1000多條無紡布生產線,產能、產量和市占率均居全球前三。
在無紡布設備的制造中,用于下料工序的激光切割尤為重要,這正是奔騰激光的特長。一個20毫米的碳鋼,傳統銑床需要幾個小時加工,如今用激光切割不需要花費1分鐘的時間。“我們今年率先推出的國際的最高功率6萬瓦激光切割設備,它現在極限切割是可以超過300毫米(板材)。”浙江奔騰激光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企業研發不斷刷新紀錄,經營業績也實現飛速增長,營收在6年間翻了5倍。
數字力量 深挖知產富礦
隨著專利的創新創造,企業對知識產權的應用需求也越來越多。溫州知識產權大港灣圍繞創造、運用、管理、保護等方面的共性需求,整合集聚一批開發知識產權數字化服務應用,通過多處設立數字化服務網點,密織知識產權服務網,讓應用充分為平臺、企業所用。
位于永嘉甌北的紐頓流體科技有限公司主攻研發的波紋管截止閥,實現超過“微泄漏”行業標準的“零泄漏”,其自主品牌產品遠銷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近年來閥門業的黑馬企業之一。宣達實業集團則專門成立耐腐蝕特種金屬材料研究院,致力于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損等特種金屬材料研發。企業研制的高溫濃硫酸液下泵、耐海水碟閥、1200℃高溫調控閥等高端泵閥設備和流程裝備,不僅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還在國內市場實現了32%的市場占有率。
“讓專利產品配上身份證已成為流行,通過這種創新服務可以有效引導企業運用知識產權。”溫州知識產權大港灣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從2020年我市創新推出“專品標”賦能云平臺以來,通過驗證專利與產品的關系,挖掘高價值專利,以“一物一碼”形式,致力專利產品商品化。據悉,到今年年底生產企業“一物一碼”賦碼率將達到95%以上。
同時,還引入全國知識產權侵權假冒線索智能檢測系統,結合知識產權保護內容及侵權行為的特點,對互聯網電商平臺商品自動檢測,幫助用戶及時發現侵權線索,高效評估侵權風險,有效追蹤侵權行為,降低發現侵權線索的成本,提高識別侵權行為的及時性。溫州宜和鞋材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先生表示,作為一家鞋材企業,外觀設計是企業的生命線,因此特別重視外觀專利的申請,有了這個平臺和賬號,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注入“活水”優化服務供給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2022年度全國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績效考核結果,溫州在157個副省級城市及地級市中排名12位,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排名全國第二,受國家知識產權局通報表揚。公布的全國第二批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試點地區,溫州同樣名列其中。
為給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源源不斷地注入“活水”,溫州正持續優化服務供給。目前,建立品牌服務指導站45家,建成省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3個、省級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2家,公共服務網點實現縣域全覆蓋,市知識產權服務園獲批國家級專利導航服務基地。此外,實施知識產權創造質量提升工程,完成專利交易6462次、專利許可898次;驗收已立項發明專利產業化項目176個,各類創意設計賽事實現營收達19.8億元。
今年4月,鹿城區市場監管局率全省之先推出“一站式”政策禮包,內容涵蓋專利、商標、著作權、地理標志、產業化等知識產權全門類。全面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圍繞創新發展的全過程進行政策設計,為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提供有效指引。
同時,我市還實施專精特新企業高價值發明專利破零增新計劃,到2025年底全市有效發明專利增長15%以上,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56%。并通過高價值技術挖掘、集中培訓等載體,引導專精特新企業培育高價值發明專利。推動高校、聯盟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和知識產權孵化平臺,促進研發成果產權化、產業化。
原標題:“知產”變“資產”加檔提速
溫州專利授權32.6萬余件培育示范企業76家
記者鮑南南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