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凈利雙增,中興通訊“抱緊”確定的中國
"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多變,為企業經營帶來了挑戰"、"公司抓住國內運營商加大投入云網、算網建設機會"、"全面參與東數西算等國家重大工程"......中興通訊在2023年半年報中寫道。
財報中提及,2023年上半年,國內電信行業收入達8688億元,同比增長6.2%,5G基站總數接近300萬個,比去年底增加近70萬個;在大模型推動下,算力相關產業鏈快速發展;在數實融合領域,數字化轉型正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
很顯然,從多個領域看,中國都在為中興通訊帶來更多確定性,而隨著外部挑戰的增加,該公司也正"抱緊"這個確定性。
(資料圖片)
財報披露,2023年上半年,中興通訊國內市場營收占比進一步提升至71%,4年前只有60%左右。
盡管國際市場收入下滑超過8%,但得益于國內市場6%以上的增長,2023年上半年中興通訊總營收實現同比增長1.5%,歸母凈利潤也增長19.9%。
中興通訊股價走勢
以下是中興通訊半年報詳細拆解。
一、業績連創新高,但增速波動較大
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興通訊實現營收607.0億元,同比增長1.5%;歸母凈利潤54.7億元,同比增長19.9%;扣非歸母凈利潤49.1億元,同比增長31.8%。
從歷史數據來看,2023年上半年,中興通訊營收和凈利潤不僅創下2018年被美國制裁以來的新高,同時也創下了歷史同期新高。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興通訊近些年業績增速波動比較大。
比如,去年上半年中興通訊營收增速接近13%,今年上半年還不到2%;歸母凈利潤方面,前年上半年增速高達119.6%,去年上半年增速為12.0%,而今年年上半年為19.9%。
圖源:wind
如果分季度來看,中興通訊今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速為4.3%,二季度為-1.0%;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長19.2%,二季度增長20.4%;一季度扣非歸母凈利潤增長25.7%,二季度增長38.2%。
營收增速出現"剎車",但凈利潤增長提速,或與中興通訊的"降本增效"措施有關。
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興通訊營業成本為344.7億元,同比減少8.5%;整體毛利率為43.22%,同比提升6.18個百分點。
同時觀察者網注意到,在中興通訊利潤構成中,上半年資產處置收益1.6億元,同比增長116.55%,主要由于處置非流動資產產生收益增加所致;投資收益-4.6億元,同比減少169.17%。
二、"基本盤"保持增長,政企和消費者業務下滑
中興通訊在財報中提到,2023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主要是運營商網絡營收增長所致。
觀察者網梳理發現,2023年上半年,運營商網絡業務依然是中興通訊的"基本盤",期內該業務實現營收408.1億元,同比增長5.40%,主要由于固網產品、承載產品收入同比增長所致,占總營收的比重也由上年同期的66.1%提升至67.2%。
同期,中興通訊政企業務實現營收58.8億元,同比減少12.37%,主要由于國內集成類項目及國際市場收入同比減少所致,營收占比降至9.68%;消費者業務營收140.2億元,同比減少2.60%,主要由于國際手機產品收入同比減少所致,營收占比降至23.09%。
圖源:中興通訊
對于政企和消費者業務下滑,中興通訊在財報中還提到,2023年上半年,國內政企市場投資承壓,中興通訊政企業務經營亦面臨挑戰;同期,全球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超10%,該公司消費者業務也面臨增長壓力。
近些年,中興通訊試圖在傳統通信業務之外,打造以IT、終端業務、數字能源等為代表的"第二增長曲線。"
本次財報中提及,算力基礎設施產品已成為中興通訊"第二曲線"的重要動能,服務器及存儲市場規模已進入國內前五、電信行業持續保持第一;云電腦實現收入同比翻番;通信儲能產品實現收入同比翻番;汽車電子持續加深頭部車企合作......
但論盈利能力,中興通訊的運營商網絡業務仍然首屈一指。
財報披露,2023年上半年,中興通訊運營商網絡毛利率為54.20%,較上年同期上升8.89個百分點,主要由于收入結構變動及成本優化所致;政企業務毛利率為27.51%,較上年同期提升0.15個百分點;消費者業務毛利率為17.82%,較上年同期下降1.47個百分點,主要由于國內家庭信息終端毛利率下降所致。
三、中國依然具有最大的"確定性"
中興通訊在財報中坦承,2023年上半年,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全球經濟增長承壓,不確定性常態化為企業經營帶來了諸多挑戰。
但與此同時,隨著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東數西算"啟動、生成式AI爆火,中國這個大市場帶來了更多"確定性"。
在基礎通信領域,行業保持穩步增長,上半年國內電信業務保持了6.2%的增速,國內5G基站總數已接近300萬個,比上年同期增加超過100萬個;
同時,國內電信運營商積極發展IPTV、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1-6月新興業務收入達1880億元,同比增長19.2%;
在AIGC推動下,國內電信運營商和互聯網公司積極投入算力領域,目前我國算力總規模已位居全球第二;在數實融合領域,全國累計培育出1700余家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而國內規模龐大的智能終端消費者更不必說。
可以說,無論是傳統通信領域,還是新興業務領域,都為中興通訊帶來了更多增長的可能。
中興通訊也在緊緊抓住這個機遇。
圖源:中興通訊
財報中披露,2023年上半年,中興通訊在國內市場實現營收431.2億元,同比增長6.19%,營收占比已提升至71.0%,而在2019年同期,這一比例還只有61.5%。
同時,國內市場的盈利能力也絲毫不弱。2023年上半年,中興通訊在國內市場的毛利率為47.23%,同比提升7.98個百分點,遠遠高于亞洲和歐美及大洋洲的31.35%和27.68%,而且中興通訊在后兩個市場的營收同比還在下滑。
非洲市場雖然毛利率高達54.79%,并且營收增速達到14.32%,但這一市場的營收規模只有28.7億元,暫時難望中國市場項背。
當然,作為一家很早就開始出海的企業,中興通訊對海外市場也相當重視。
財報提到,"2023年上半年,面對外部環境挑戰,公司積極應對,聚焦大國大T大網,拓展無線和有線網絡重點市場,抓住家庭光網絡建設的機遇,大力推廣家庭終端,積極尋求能源市場發展機會,同時,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經營質量,實現健康經營"。
四、被制裁以來,研發強度持續提升
2023年上半年,在中興通訊的費用構成中,財務費用為-8.1億元,同比減少367.91%,主要由于本期匯率波動產生匯兌收益7.4億元,而上年同期為損失4.1億元所致。
同期,中興通訊的管理費用25.2億元,同比下滑0.67%,占營收比例為4.14%,同比下降0.09個百分點,主要由于管理效率提升所致。
而上半年中興通訊的銷售費用為46.2億元,同比增長4.36%,增速比去年同期的6.09%有所放緩,占營收比重為7.6%,同比上升0.21個百分點。
從費用的變動可以看出,上半年中興通訊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降本增效"。
與此同時,中興通訊的研發強度在不斷增加。上半年,中興通訊研發投入達127.9億元,占營業收入的21.1%,同比上升4.1個百分點,"主要由于本集團持續進行5G相關產品、芯片、服務器及存儲、創新業務等技術領域的投入所致"。
圖源:中興通訊
觀察者網注意到,自2018年被美國制裁以來,中興通訊的研發強度開始不斷提升,2018年上半年-2023年上半年,中興通訊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分別為12.8%、14.5%、14.1%、16.7%,17.0%、21.1%。
從全年看,2018年至2021年,中興通訊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09.6億、125.5億、148.0億和188.0億,2022年達到了歷史新高的216.0億,營收占比為17.6%。
作為對比,華為2022年研發投入達到1615億人民幣,占全年收入的25.1%;而2022年,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規模首次突破千億元,達到1285億元,同比增長28%,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例平均為16%。
在2023年半年報中,中興通訊也提到了一些研發成果。比如,在芯片領域"已具備業界領先的芯片全流程設計能力";在操作系統領域"形成涵蓋嵌入式、服務器、桌面和終端等設備類型的操作系統全系列解決方案";在數據庫領域,"自主研發的分布式數據庫GoldenDB實現功能、性能及安全性的不斷提升"等等。
過去幾年,中興通訊曾設定"恢復、發展、超越"的三階段目標。2022年,中興通訊董事長李自學曾表示,該公司已如期邁入戰略超越期,力爭用2-3年時間進入世界500強。
根據《財富》8月初最新公布的世界500強排行榜,進入榜單的門檻(最低銷售收入)已躍升至30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52億元),而中興通訊2022年的營收為1230億元,仍有明顯的差距。
在中國通訊行業,華為較早沖進世界500強,最新排名為111名。
想要如期實現既定目標,中興通訊仍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業績水平,而在高強度研發下,廣闊的中國市場無疑給這家通訊巨頭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