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季度營收277億,上市以來首次集團層面盈利
8月22日港股盤后,快手科技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及中期業績。本季度,快手總營收同比增長27.9%至277.4億元,并在上市后首次錄得集團層面國際會計準則凈利潤,集團期內盈利14.8億元;經調整凈利潤26.9億元,超過市場預期,上年同期為虧損13.1億元。
"我們很自豪在2023年第二季度實現了盈利能力的又一個關鍵突破,取得自上市以來的首次集團層面凈利潤。"快手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程一笑在財報中稱。
(資料圖)
具體到各項業務,線上營銷服務收入143.5億元,同比增長30.4%,財報中提到,2023年上半年,隨著廣告市場逐漸復蘇,快手通過增強產品能力和基礎設施,釋放流量價值,進一步提高了線上營銷服務的變現效率,二季度,平臺活躍廣告主數量較去年同期幾乎翻倍增長。
由于電商大促的拉動,疊加商家ROI(投資回報率)提升和投放意愿度增加,內循環廣告收入優于GMV(商品交易總額)的增長。
二季度,快手外循環廣告也實現同比正增長,包括平臺電商、傳媒資訊、醫療、教育培訓在內的多個行業恢復趨勢明顯,品牌廣告收入也實現了同比30%以上的增長。
廣告業務之外的另一大營收大項直播業務,本季度營收99.7億元,同比增長16.4%。快手稱由于每月付費用戶平均收入貢獻同比增長,并得益于不斷豐富內容供給、優化直播生態系統及探索用戶喜好和需求。
包含電商在內的其他服務收入達34.3億元,同比增長61.4%;電商業務方面,其GMV同比增長38.9%至2655億元。
快手在成本方面的控制也繼續展現成效,繼今年一季度以來整體運營效率繼續得到提升。雖然營收收獲了28%的同比增長,但其銷售及營銷開支同比減少了1.4%;行政開支降低1.2%;研發開支同比降低3.9%。
值得一提的是,快手的"老鐵"仍在增長。財報顯示,本季度快手應用的平均日活躍用戶及月活躍用戶達3.76億及6.733億,分別同比增長8.3%及14.8%,用戶社區規模達歷史新高。
在用戶規模增長的同時,每位日活躍用戶平均線上營銷服務收入由64.5元增長至 73.1元。
海外業務方面,營收增長334%至4.47億元,經營虧損由上年同期的人民幣16億元減至本季度7.8億元,主要是由于海外收入快速增長及不斷提升營銷開支效率。
此外,財報中也披露了其主要為藍領用戶的"直播帶崗"業務的進展,2023年第二季度,快聘的日均簡歷投遞次數同比增長290%,日均投遞簡歷的用戶數也同比超翻倍增長。
據介紹,自2022年1月快聘業務推出以來,一直致力于為藍領勞動者、大學生、退役軍人、殘疾人等群體搭建起全新的就業渠道,實現更精準的崗位匹配。今年,快聘也將投入1000億流量,目標扶持1000個年簡歷量在10萬以上的商家,拓展200萬個新崗位。數據顯示,本季度,快聘業務的日均簡歷投遞次數同比增長290%,日均投遞簡歷的用戶數則同比增長100%。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