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欧美蜜月av,久久狠色av噜噜狠狠狠狠97,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看成人啪啪

您的位置:首頁 > 汽車頻道 > 導購 >

階段性收緊IPO,能不能刺激股市?

來源: 觀察者網 時間: 2023-08-29 18:10:59

IPO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熱點之一,也是優質企業面向廣大投資者的重要通道。

不過,也有人認為,部分IPO企業屬于濫竽充數,如果廣開口子,會對市場有吸血效應。

近日,證監會連發三條公告,宣布階段性收緊IPO節奏、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等政策。


(相關資料圖)

那么,階段性收緊IPO節奏,能否影響股市走向?

減持和再融資政策又會對IPO造成哪些影響?

實際募資額同比減少了一千多億

有媒體報道稱,部分聲音認為,新股發行數量過多,"吸血較多",從而對市場造成了沖擊,并認為暫停IPO可以減小抽血效應,并以此來維護資本市場運行穩定。

事實上,今年IPO募資額已經明顯下降。截至2023年8月29日,東方財富顯示,242家今年新上市公司的實際募資額為3002.46億元,相較去年同期4100.84億元,減少了一千多億,下降了26.78%。

另外,截至8月29日午盤,滬深兩市自6月30日后沒有新增一家IPO企業。

從消息面來看,證監會于近日公告稱,根據近期市場情況,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促進投融資兩端的動態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或許為了減小抽血效應,證監會也對再融資進行了限制。比如,對于金融行業上市公司或者其他行業大市值上市公司的大額再融資,實施預溝通機制,關注融資必要性和發行時機;引導上市公司合理確定再融資規模,嚴格執行融資間隔期要求。

限制摘要,數據來源:證監會官網

從半年數據來看,今年新上市公司的業績大部分實現增長,但是也有不少企業跌幅較大。

截至8月29日午盤,東方財富顯示,242家今年新上市公司中有191家披露半年報或具體數據。A股則共有3745家已披露半年報或具體數據的企業。

營業收入方面,191家今年新上市公司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為8.32%,增長率的中位數為4.73%。A股已披露的3745家企業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為11.68%,增長率的中位數為4.31%。即目前數據來看,今年新上市公司雖然中位數據略高一點,但平均數據差距更大。

歸母凈利潤方面也是類似的情況,191家平均增長率為5.37%,增長率的中位數為4.5%。A股已披露的3745家企業平均增長率為6.58%,增長率的中位數為3.88%。

個股方面,191家今年新上市公司中,有20家的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超過50%。它們分別是-640.16%的裕太微-U、-201.80%的智信精密、-138.77%的安達科技、-129.57%的通達海、-101.66%的晶合集成、-85.62%的美邦科技、-82.72%的埃科光電、-80.61%的科瑞思、-78.63%的馳誠股份、-72.90%的北方長龍、-68.69%的潤普食品、-62.06%的和泰機電、-61.84%的中潤光學、-61.46%的中科磁業、-57.65%的天宏鋰電、-57.03%的中電港、-55.79%的新相微、-54.27%的海通發展、-52.19%的凱大催化、-50.34%的南芯科技。

其中,僅科創板上市公司裕太微有尚未盈利的標識"U"。

歸母凈利潤下滑超50%的企業摘要,數據來源:東方財富

另外,有部分企業屬于主板上市公司。需要指出的是,證監會官網顯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規定,發行人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應當符合相關板塊定位。其中主板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

比如,2023年3月29日上市的海通發展,其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7.36億元,同比下降20.36%;其歸母凈利潤為1.34億元,同比下降54.27%。關于業績下滑,海通發展在公告中表示,2023年上半年,在全球經濟增長開始放緩和地緣政治影響下,干散貨運輸市場供需基本面轉弱,市場運價面臨下行壓力,波羅的海超靈便型運價指數(BSI)均值同比下降61.24%。在上年同期業績基數較高的情況下,報告期內公司干散貨運輸業務收入同比下降,導致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

假如IPO進程再晚一些,海通發展能否滿足"經營業績穩定"的要求?

去除披露半年報或具體數據的企業外,剩余51家今年新上市公司中,同花順顯示有27家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

其中金凱生科、國科軍工、天承科技等3家企業"踩線",即可能增也可能降。比如,金凱生科預計歸母凈利潤為8500萬元至10,200萬元,較上年同期變動-14.88%至2.15%。

刨去這三家后,有9家企業預計歸母凈利潤將同比下降。其中預告跌幅中值大于50%的共有4家。分別是海科新源、宿遷聯盛、德福科技、智翔金泰。其中僅科創板上市公司智翔金泰有尚未盈利的標識"U"。

海科新源預計歸母凈利潤為5400萬元至7400萬元,下降幅度為76.7%至88.99%;宿遷聯盛預計歸母凈利潤為3500萬元至3850萬元,下降幅度為76.72%至78.84%;德福科技預計歸母凈利潤為6150萬元至7150萬元,下降幅度為72.71%至76.52%。

綜合來看,目前已經超過20家今年新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腰斬",部分新上市公司的業績并不算優秀。

在此背景下,關于證監會公布階段性收緊IPO節奏的影響,某知名券商高管對觀察者網表示,目前處于虧損或業績下滑的IPO企業,上市可能會更嚴。比如,對未來前景需要更多的論證。

另外,某知名券商高管對觀察者網表示,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也可能意味著業績優秀的企業將會優先上市,從長期來看應該會利好股市。

減持限制趨嚴,未來發行市盈率能否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證監會8月27日宣布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某知名券商高管表示,其中有一條為,企業如果破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如果企業有減持計劃,可能為了減少破發情況,讓IPO發行定價更合理。另外,企業在IPO前大量使用代持的風險,也有望因為審核力度的加大而減少。

除上市公司實控人,證監會在公告中表示,上市公司披露為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第一大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同時,從嚴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總量,引導其根據市場形勢合理安排減持節奏。

截至2023年8月28日收盤,242家今年新上市公司中有83家企業破發,即收盤價低于IPO發行價,比例為34.3%。2022年同期新上市公司,目前破發比例也較高,為41.3%。而2020年和2021年同期新上市公司,目前破發比例僅為24.8%和20.28%。

避免破發有兩條路,一是把公司業績做好,市值節節高;二是發行定價更合理,減少"水分"。

從發行市盈率來看,除去3家虧損企業外,剩余80家破發的今年新上市公司企業的平均值為48.09倍,中位數為38.65倍。

其中2023年4月18日上市的索辰科技,其發行價為245.56元/股,按發行后總股本和扣非后歸母凈利潤計算,其對應的市盈率高達368.92倍。而彼時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行業代碼為"I65")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只有57.56倍。

截至8月28日收盤,索辰科技后復權收盤價為164.88元/股,相較發行價跌去了32.86%。相較301.79元/股(后復權)的最高價,跌去了45.37%。

發行價及市盈率摘要,數據來源:索辰科技公告

關于部分企業出現破發的原因,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呂隨啟對觀察者網表示,可能是部分股票技術含量不足,業績支撐不夠,高市值已經透支了未來的成長性,且估值過高,所以經歷了價值回歸。

隨著股東減持條件與破發掛鉤,未來減持規模有望進一步受到限制。而針對違規減持的處罰力度也有望增大。

截至2023年8月28日觀察者網根據東方財富數據初步統計,今年上市公司公布違法違規的處罰中,屬于"違規交易"且涉及"減持"共計112條,涉及68家上市公司。

部分過往案例中,相較違規減持金額,相關處罰有點"九牛一毛"。比如,廣匯物流控股股東累計違規減持金額2.64億元,才罰200萬元。

但是證監會在8月27日的公告中表示,證監會正在抓緊修改《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提升規則效力層級,細化相關責任條款,加大對違規減持行為的打擊力度。

近日已經有一起3000萬元的處罰出現。

中國證券報報道稱,證監會網站8月28日消息,證監會日前對王正育信息披露違法、限制轉讓期內轉讓證券、短線交易等行為進行了立案調查、審理。資料顯示,王正育曾任上市公司聆達股份董事長、董事、總裁。

其中,王正育在持股達到5%以后的限制轉讓期內,存在轉讓行為。2020年4月1日,王正育持有"聆達股份"達到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10%。該事實發生后,王正育一直未履行報告、披露義務,且繼續交易聆達股份的股份。截至2021年12月7日,累計賣出2563.82萬股,金額合計3.37億元。

限制轉讓期內轉讓證券摘要,數據來源:證監會官網

證監會決定,對王正育限制轉讓期內轉讓證券行為,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3000萬元罰款。

如果未來違規減持的打擊力度更大,或許實控人違規減持的情況會更少。如果需要正常減持,按證監會近日公布的政策,則需要避免破發,實控人才能在二級市場減持。

需要指出的是,破發除了影響減持外,對上市公司的再融資也會有影響。比如,證監會近日公告稱,突出扶優限劣,對于存在破發、破凈、經營業績持續虧損、財務性投資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適當限制其融資間隔、融資規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