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訊】供需指標皆超疫情前 暑運上半程民航市場已“起飛”
(資料圖片)
(記者 胡皓瓊)暑運已過半程,部分航司公布了“期中成績單”。從第三方平臺數據看,國內航線客運航班量、旅客運輸量皆已超過2019年同期。航班管家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暑運加持下,預測7月份全民航旅客運輸量可實現今年來首超2019年同期。航班管家數據顯示,7月預測全民航旅客運輸量6186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提升4.3%,國內運力恢復至2019年的115.8%,國內客流恢復至2019年的112.5%,7月供需指標均超過2019年同期。據航旅縱橫數據,國內航線方面,7月國內航線實際執行客運航班量超過39萬班次,已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國內航線旅客運輸量近5500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近12%。國際及地區航線方面,7月國內航司實際執行出入境客運航班量超過2萬班次,國內航司出入境旅客量超過360萬人次,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53%左右。部分航空公司、機場也公布了暑運上半程數據。記者從吉祥航空(603885.SH)了解到,暑運上半程其累計執行航班超1.1萬班,運輸旅客近200萬人次,日均承運旅客數量創歷史新高。其中,國內航班執行數量、國內航班運輸旅客總人次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約三成,敦煌、海拉爾等旅游航線廣受旅客追捧。公司旗下九元航空在今年暑運上半程亦累計執行航班超3300班,運輸旅客近51萬人次,航班執行數量、航班運輸旅客總人次與2019年同期相比也有約三成增長。據中國東航(600115.SH)相關負責人此前介紹,自7月1日正式進入暑運以來,東航日均承運旅客超37萬人次。今年7月24日,東航單日航班量恢復至2795班,達到今年以來的單日航班最高點。預計7月30日,東航執飛航班量將超過2800班。暑運以來,從上海前往煙臺、青島、三亞、廣州、哈爾濱等熱門避暑游目的地的航班客座率,都達到了90%以上。東航數據顯示,暑運機票預訂自6月底開始進入高峰期,在7月1日-23日的銷售日期內,東航及旗下上航、中國聯合航空機票預訂量超過900.3萬,預訂量是去年同期的189%。此外,南方航空(600029.SH)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7月份,南航在上海共執行航班5919班次,保障進出港旅客近96萬人次,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目前,南航在滬投放的國內航班量已達到2019年的九成以上。白云機場(600004.SH)公布的快報也顯示,7月白云機場共計起降航班40867架次,運輸旅客604.71萬人次,其中國際及地區旅客90.11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31.54%、85.22%、1280.43%。白云機場表示,這是自2020年以來白云機場單月客流量首次突破600萬人次,同時,白云機場也成為了今年來全國首家單月客流突破600萬人次的機場。展望8月,航旅縱橫有關負責人表示,航司8月計劃新增國際及地區航線80余條,包括武漢-倫敦、成都-布拉格、重慶-大阪、大連-濟州島、西安-悉尼等。對于國際及地區航班情況,吉祥航空表示,其日本、泰國、芬蘭等航線平均客座率約八成,計劃于8月初起恢復上海至名古屋直飛航班。南方航空稱,國際及地區航班量已恢復至疫情前的六成左右。海航控股(600221.SH)則已放眼9月份的航線恢復/開通,海南航空計劃于9月中下旬先后恢復深圳-特拉維夫、開通深圳-米蘭國際航線。機票方面,飛常準數據顯示,7月國內機票價格上漲,經濟艙平均票價已超千元(不含稅),環比6月漲幅達22%。截至7月26日,航旅縱橫數據顯示,8月國內機票平均支付價格(不含稅)約為1347元;出入境機票平均支付價格(不含稅)約為4534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