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國通語直播 銷量翻了好幾倍
【資料圖】
華燈初上,在西烏珠穆沁旗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共享直播間,“家佳布行店”直播員蕊蕊熟練地用國家通用語言推介著店里最新縫制的傳統烏珠穆沁服飾、耐心解答全國各地網友提出的各種問題。
面對五花八門的提問,蕊蕊應付自如、對答如流。據她介紹,通過抖音直播,該服飾店成為廣受好評的“網紅”店,主播們流利的國通語給用戶和客商留下了深刻印象,粉絲數量越來越多,銷量也是水漲船高。
“家佳布行店”是西烏珠穆沁旗一家民族服飾加工銷售店,直播電商是目前的主要盈利模式。該店聘用了4名電商直播人員,蕊蕊便是其中之一。她從小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2019年從錫林郭勒職業學院畢業后,到西烏珠穆沁旗供電公司工作。由于發音標準、音色甜美,她在“家佳布行店”成功應聘為網絡主播。有了這個第二職業,她每月還能多賺4000元至5000元。
“想要找到好工作,多掙點錢,說好國家通用語言太重要了!”蕊蕊告訴記者,作為土生土長的烏珠穆沁姑娘,她從小就喜歡看國家通用語言類書籍,因此也積攢了很多課外知識,廣博的知識面讓她在直播間里得心應手。
過去,“家佳布行店”主要通過傳統銷售模式經營,線下銷售各種民族服飾。伴隨著網絡直播和電商產業的發展,“家佳布行店”老板紅梅也在抖音平臺上開通了直播。一開始,她只是在直播間里發布一些作品,簡單地展示和銷售一些傳統民族服飾。雖然有時也能獲得上萬的關注度和點擊量,但實際上看的人多,真正購買的顧客卻少之又少。
自從聘來蕊蕊等4名主播后,“家佳布行店”的生意是日漸向好。流利的國通語、亮麗的外表,使“家佳布行店”迅速在抖音平臺上走紅,隨著關注度急速提高,民族服飾的銷量也隨之高漲。
“現在靠直播,我們店里每個月的銷售額輕松超過7萬元。放在過去,這真是不敢想象,以前我們全年的收入才20萬元。”紅梅高興地說,現在全國各地的顧客都能找到“家佳布行店”,訂單也是從天南海北紛至沓來。
紅梅把這大好局面歸功于4名主播。“雖然是我發現了網絡平臺商機,也走出了第一步,但沒有她們幾個用國家通用語言做精彩直播,解釋民族服飾的各種特色以及別具一格的縫制方式,引來各地網友的關注,我家的生意也不會這么快做大。”(記者 巴依斯古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