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證宏觀段超6月金融數據點評:6月數據相較5月有所改善,結合近期高頻數據,可能指向經濟放緩的速度并未加速
投資要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3年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65.45萬億元,同比增長9%,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5.73萬億元,同比多增2.02萬億元。我們認為:
社融存量增速和M1增速仍在放緩。我們在此前的報告里指出,從融資角度來看,有兩個維度可以關注經濟復蘇的強度,一是融資持續恢復的力度;二是資金活化的程度。過去幾個月這兩個指標持續疲弱,從6月數據來看,社融存量增速、M1同比增速仍在下滑。換言之,盡管邊際上來看,6月融資數據有所改善,但從同比角度,即考慮累計效應來看,仍未扭轉整體的趨勢。
實體三部門債務存量增速同步放緩的趨勢仍未改變。分部門來看,5月實體三部門債務存量增速同步放緩,6月數據延續這一趨勢。其中受基數效應影響,政府部門融資存量同比放緩最為明顯。實體三部門債務存量增速同時下降,指向當前實體經濟的需求依然偏弱。
但邊際上來看,6月數據相較5月有所改善。盡管從同比角度來看,6月融資數據延續了此前的趨勢,但邊際上來看,6月數據依然出現一些積極信號。與5月不同,除企業票據融資、非銀融資以外,其他貸款分項同比均出現多增。其中,居民端融資數據6月相比5月改善較為明顯。2022年以來,相比于企業中長期貸款,市場對于居民中長期貸款的關注度更高。從6月數據來看,居民短貸、中長期貸款均同比多增。新增居民貸款處于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結合近期高頻數據,可能指向經濟放緩的速度并未加速。4月經濟數據放緩較快,而5月經濟數據仍弱,但指向經濟放緩的速度并未加速。而從6月融資數據來看,邊際相較5月有所改善,這與近期高頻經濟數據的指向是一致的。高頻經濟數據指向近期經濟放緩并未加速,甚至有一定的企穩跡象,如高爐、甲醇、滌綸長絲和半鋼胎、石油瀝青開工率均出現上行(具體參見7月9日《生產繼續回暖,專項債發行提速——宏觀&交運大數據系列周報第56期》)。我們在5月經濟數據點評中曾指出,2季度企業主動去庫存加劇了經濟放緩的“體感”,而如果結合近期高頻經濟數據和融資數據來看,經濟放緩的速度可能有所減弱。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之后融資數據的“季末效應”特征更為明顯。6月融資數據邊際改善是偏樂觀的信號,但也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之后融資,尤其是信貸數據的“季末效應”尤為明顯,即在季末新增貸款超出歷史同期的幅度更大,而季初和季度中間月份往往弱于歷史同期。因而,還需關注7月、8月融資數據來判斷融資改善是否持續。
風險提示:國內外經濟形勢及政策調整超預期變化。
正文
融資持續恢復力度以及資金活化程度
仍未明顯改善
社融存量增速和M1增速仍在放緩。我們在此前的報告里指出,從融資角度來看,有兩個維度可以關注經濟復蘇的強度,一是融資持續恢復的力度;二是資金活化的程度。過去幾個月這兩個指標持續疲弱,從6月數據來看,社融存量增速、M1同比增速仍在下滑。換言之,盡管邊際上來看,6月融資數據有所改善,但從同比角度,即考慮累計效應來看,仍未扭轉整體的趨勢。
實體三部門債務存量增速同步出現放緩。分部門來看,5月實體三部門債務存量增速同步放緩,6月數據延續這一趨勢。其中受基數效應影響,政府部門融資存量同比放緩最為明顯。實體三部門債務存量增速同時下降,指向當前實體經濟的需求依然偏弱。
但邊際上來看,6月數據相較5月有所改善
邊際上來看,6月數據相較5月出現改善。盡管從同比角度來看,6月融資數據延續了此前的趨勢,但邊際上來看,6月數據依然出現一些積極信號。與5月不同,除企業票據融資、非銀融資以外,其他貸款分項同比均出現多增。
其中,居民端融資數據6月相比5月改善較為明顯。2022年以來,相比于企業中長期貸款,市場對于居民中長期貸款的關注度更高。從6月數據來看,居民短貸、中長期貸款均同比多增。新增居民貸款處于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這與近期高頻經濟數據未邊際惡化是一致的。4月經濟數據放緩較快,而5月經濟數據仍弱,但指向經濟放緩的速度并未加速。而從6月融資數據來看,邊際相較5月還有所改善,這與近期高頻經濟數據的指向是一致的。高頻經濟數據指向近期經濟放緩并未加速,甚至有一定的企穩跡象,如高爐、甲醇、滌綸長絲和半鋼胎、石油瀝青開工率均出現上行(具體參見7月9日《生產繼續回暖,專項債發行提速——宏觀&交運大數據系列周報第56期》)。我們在5月經濟數據點評中曾指出,2季度企業主動去庫存加劇了經濟放緩的“體感”,而如果結合近期高頻經濟數據和融資數據來看,經濟放緩的動能可能有所減弱。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之后融資數據的“季末效應”特征更為明顯。6月融資數據邊際改善是偏樂觀的信號,但也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之后融資,尤其是信貸數據的“季末效應”尤為明顯,即在季末新增貸款超出歷史同期的幅度更大,而季初和季度中間月份往往弱于歷史同期。因而,還需關注7月、8月融資數據來判斷融資改善是否持續。
風險提示:國內外經濟形勢及政策調整超預期變化。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