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自動駕駛前景廣闊 步入百姓生活尚需時日
業內人士:自動駕駛前景廣闊 步入百姓生活尚需時日
近日,美國亞利桑那州一名女子被優步自動駕駛汽車撞傷后不幸身亡,成為全球首例自動駕駛車輛致人死亡的事故,但這并沒有影響業內人士對自動駕駛的預期。
自動駕駛技術備受業內人士關注。 張燕 攝
“隨著互聯網時代相關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活已經改變,汽車行業也肯定要變,互聯網在滲透人們的生活,汽車行業也在被滲透。”長安汽車智能化研究院副院長黎予生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認為,“社會對自動駕駛是有需要的。”
在日前舉辦的重慶2018物聯網生態高峰論壇暨重慶移動5G示范工程啟動、NB-IoT商用發布會上,包括黎予生在內的業內人士認為,借著這一網絡技術的革新,無人自動駕駛汽車將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這種技術上的失誤、偶然情況難以避免,不管是馬車還是飛機,都一樣。”中國移動政企分公司高級技術經理曾鋒說,“但是人命關天,現在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盡量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來降低這類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自動駕駛技術到了一定程度,比如坐方向盤后面一年都不出事,人肯定會放松警惕。”黎予生告訴記者,現在長安基本都是在高速公路上或封閉性道路上進行自動駕駛的測試,跟行人的交互幾乎沒有,目前狀態下不會做像Uber那樣的測試。
“自動駕駛技術還并不完善,暫時還不應該開放給一般民眾,只能面向商業運營,因為商業運營的人員都會經過專門的培訓,但自動駕駛汽車的生產商卻不可能對每一個客戶進行專業培訓。”黎予生說。
“自動駕駛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但未來究竟能不能實現,要根據國家的法律、社會的交通體系、社會上人工智能的發展來決定。”SWM斯威汽車有限公司品牌公關部部長龔節珂稱,現在講的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其實更多是在為未來做儲備,但這個儲備究竟能否投入實用,還要根據未來的情況來看。
據了解,《重慶市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在本月中旬發布后,重慶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后,第三個支持自動駕駛汽車開展合法路測的城市;同時,盼達用車的自動駕駛共享用車也即將在重慶上線。自動駕駛正加快從實驗室步入人們的生活。
“肯定要吸取教訓,但是測試還是要繼續。”在談及自動駕駛汽車的可能性時,黎予生認為,這類車商業化應該會先在機場港口、可控區域等固定路線上逐步出現。
“作為通訊運營商,我們的考慮是通過路測的設施、人和車通訊的設施相互協作,將通訊作為一種彌補的手段來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曾鋒說,“路測設備、道路劃線之類的配套,還有人的接受程度這些,其實還需要好幾年。”(王淳熙 陳茂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