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已拆除違法建設419萬平方米 騰地建便民停車場
昌平已拆除違法建設419萬平方米
超額完成疏解整治任務,清理同時為企業外遷搭建橋梁
在近日的持續高溫下,昌平區東小口鎮小辛莊村的拆除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截至7月18日,北京市下達給昌平的11項具體工作中,已經疏解一般制造業企業60家,整治“散亂污”企業500家、無證無照經營8188戶、占道經營7837處、群租房739戶、直管公房344戶,均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據悉,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中,昌平區自我加壓,主動新增市區兩級任務。市級任務中,拆除違法建設任務由600萬平方米調增至750萬平方米,疏解區域性市場新增區級任務3個,城鄉接合部整治新增了8個區級掛賬重點村一同整治,“開墻打洞”結合具體情況增加114處。
截止到上半年,昌平區已拆除違法建設419萬平方米,是去年同期的近2倍,完成進度約70%。
35個工業大院清理工作已啟動
6月6日,昌平區啟動了“迎接建黨96周年、迎接黨的十九大,全力奮戰100天”攻堅戰。僅用42天,就拆除違法建設累計銷賬228.6萬平方米,整治無證無照經營4147戶,整治“開墻打洞”246處,查處占道經營各類違法行為3712起,疏解一般制造業企業25家,治理“散亂污”企業264家,疏解區域性市場2家,依法取締未經審批幼兒園13所,整治地下空間10處,完成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治理4處,水環境治理進度提升53%。
昌平區現有工業大院50個,占地面積11683畝,建筑面積517萬平方米,入駐企業735家,其中工業企業512家,商服企業223家。然而,隨著疏解非首都功能,以前“發光發熱”的工業大院已經不適應北京新定位和未來發展。
昌平區委區政府決定利用兩年時間進行徹底清理,今年先行清理整治35個工業大院。截至目前,第一批9個(試點)、第二批11個、第三批15個共計35個工業大院已分別于4月10日、4月30日、5月20日全部啟動。三個批次均按計劃推進,累計完成搬家面積132.15萬平方米,完成拆除面積110.16萬平方米。
記者注意到,在清理整治的同時,昌平還積極幫助企業解決面臨的外遷轉移等問題,比如組織召開產業對接會,聯系通州區產業轉移聯盟、樂亭服務京津冀產業轉移辦公室、曹妃甸協同發展辦公室等6個招商部門,與11個鎮的經濟發展科長面對面交流,為企業外遷搭建橋梁。
拆違騰退土地建便民停車場
很多人都問拆除清理后的土地如何使用,有哪些規劃?記者注意到,在“疏解整治”的同時,“促提升”也在不斷推進。
從今年4月份開始,昌平區“疏解整治促提升”樣板街專項行動啟動,除了集中整治違法建設、“開墻打洞”、違規廣告牌匾,還著力打造政府街及東西延長線可視范圍有關道路、東關二條、龍錦三街等精品街。
對于已經騰退的土地,昌平區堅持“留白增綠”。據悉,沙河、東小口、北七家等鎮利用拆違后騰退的土地開展綠化造林,新增綠化面積96.5萬平方米。
除了綠化造林,還要騰籠換鳥。昌平集中拆除回龍觀鎮二撥子、馬家地等重點地塊違法建設35萬平方米,用于生命科學園三期農民安置房建設;拆除南邵鎮張各莊1780畝集體土地違法農業設施11萬平方米,為加快沙河高教園區建設創造條件。
文化服務設施水平也隨著疏解整治開始“升級”,以往的短板在加快補齊。昌平區統籌利用村莊內外拆出的小散地塊,為規劃保留創建衛生、文化、養老、體育、污水處理、停車等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已建成便民停車場10處,便民市場2處,村民文化活動場所4處,便民充電設施1處。
同時,還計劃建設提升90個便民商業網點(其中蔬菜零售45個),新建或改造早餐門店12家、蔬菜直營店10家、蔬菜加盟店35家、社區便利店33家、便民菜市場1家,升級改造主食加工配送中心1個。現在已建成早餐門店、蔬菜零售店、社區便利店等47家。(記者沙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