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在加利息,國內在卻在降利率?這意味著什么?
為什么外國在加息,我們國內在卻在降準?
加(降)息是價格型工具,提高或者降低準備金率是數量型工具。
美國加息的原因是經濟增長已經正常化,需要退出QE。而美國人的儲蓄率很低,提高或者降低準備金率的作用顯然沒有加息有效。
我國降準的目的是應對全球資金(美元)收緊造成國內經濟環境資金緊張。
此外,中國經濟占全球經濟的比例不斷增加,同時隨著國內建設的逐漸完善,中國資本出海的需求在不斷增加,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對美元的息差有降低的可能,也有這個必然。
目的不同,現實不同,則手段不同。
國外加息是為了吸納資金搞實業建設,國內降準是為了刺激消費維護企業的健康發展。
加息增加了國家財政負擔,也說明了實體企業空心化形成的社會焦慮。美國的不斷加息補倉,由于金融結構因素,終將成為壓倒金融王國的一棵稻草,實業救國也成為刺破債務泡沫的毒針。
國內降準建立在系統化實體企業的基礎上,有利于國際貿易的市場培養,有利于海外資產的建立和國際化貨幣的促進,對物價的穩定不會產生不利影響。
從2015年開始美國開始進入加息周期,而且照現在的態勢看還在持續中,那么我們有幾個問題:為什么美元加息會有周期?為什么美元加息為使得很多新興經濟體跟隨加息?為什么我國沒有跟隨加息?我們來一一分析一下。
為什么美元加息會有周期?
這個和美元的國際地位是息息相關的,由于美元是世界貨幣那么美元可以通過改變貨幣政策來擼世界的羊毛,減息周期內美元流通到世界各個國家,促進了這些國家的發展,在一定時期內就好像在養羊讓你長羊毛,等到你長肥了全身都是毛了,那么就開始加息,加息使得美元回流回美國國內,使得別的國家貨幣承壓資本外流,那么就完成了一輪資本掠奪過程。
為什么美元加息為使得很多新興經濟體跟隨加息?
接著上邊的第一個問題,在美元加息過程中,由于利差加上資本的逐利性使得資本追逐更高的利潤,在一國市場上就會出現買入美元賣出本幣的現象,最后本幣在市場上流通數量增多,貨幣供應量的增加使得本幣貶值;另一方面就是資本直接回流到美國國內,本國美元儲備量大量流出。那么如果要應對這種問題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就是跟隨加息,如果兩個貨幣之間沒有利差那么也就沒有大量買入美金賣出本幣的必要。這樣可以穩定本國的貨幣幣值以防最后發生大規模貶值造成擠兌美元額現象。
最后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國沒有跟隨加息而只能降準?
這個問題是我國現在比較尷尬的地方,2015年之后美國的國內經濟因為前期的大量鋪墊進入強周期,而我國由于前些年的快速發展加經濟轉型開始回落,發展速度降低,經濟上自然承壓。如果跟隨加息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對于企業發展是不利的,因為加息不僅增加存款利率同樣貸款利率也是會增加的,貸款利率的增加就會增加企業的融資成本,使得本來下行的經濟更加雪上加霜。而減息就會讓人民幣承壓,使得人民幣貶值,造成資產外流,人民幣貶值使得進口型企業面臨很大的壓力。一方面需要控制企業的成本,一方面又不能降息造成大量的資本外流,使得我國進入今年以來在不能使用加息減息調節經濟的情況下,市場又需要資金怎么辦呢?就只能使用MLF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方法變相的釋放市場流動性,也就是變相的降息。
從國際的角度來說,美國加息是正常的,因為美國的低利率政策已經持續了10年左右的時間了,刺激經濟和復蘇經濟的效果已經達到,如果繼續放任低利率政策,那么目前該投資的已經投了,該消費的已經消費了,如果繼續這樣,那么很容易會形成大泡沫,過度消費和投資。目前美國市場已經有這種跡象了。
同時,國際上,以歐美為主的國家也在經濟危機以后普遍采取了低利率,也就是擴張政策,甚至部分國家推出了負利率政策。目前,經濟危機已經過去10年,該達到的已經達到了,沒有達到了想要靠繼續低利率來達到也不太現實了。所以,加息是正常的。
就國內市場來看,中國雖然整體上也采取了降低利率的辦法,但是中國的利率水平相對歐美發達國家,還是處在較高的階段。另外,美元加息,造成國內的資金相對緊張,降準是給銀行松一松繩子,讓銀行也企業放貸,增加市場資金供給。另外,隨著中國經濟的放緩,投資收益相對下降,保持高利率將會導致資金成本過高,反而會抑制國內的投資和消費。同時,經過多年發展,國內的資金已經不少了,沒有必要采取高息來吸引大量外來資金。
其實,我們可以看一下美聯儲的降息和加息周期!
(一)美聯儲降息周期!
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至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期間,美聯儲以“最后的貸款人”的身份救市。美聯儲除了大量購買債券,同時在此期間快速降息,2007年9月聯邦基金利率在4.75%左右,一年左右的時間降息10次,到2008年12月利率降到了0.25%!法定存款準備金利率降至0.79%。不管是購債還是降息,就是在向市場“散錢”!
美聯儲緊急降息的好處:1、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確保資產價格不要大幅下跌,穩住資產價格。(讓股市、房價、企業和國債市場穩住!)2、給市場注入資金,讓一部分公司有可能拆借到資金,度過難關。3、預防金融危機蔓延,確保金融機構不出問題,尤其是銀行;當然2007年的金融危機太厲害了,美聯儲連續降息都未能避免其對市場的沖擊,各國央行也是緊隨其后快速降息,以抵消金融危機影響。大家也知道,最后危機還是蔓延開來了,但如果沒有各國央行的直接降息干預市場,那場危機的破壞力將大的多!
2009年之后,美聯儲已經把聯邦基準利率壓到了0.25%了,利率工具已經用完了,但是金融危機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并沒有解決。美國失業率高企,經濟繼續在泥濘之中掙扎,沒有任何起色。此后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開始實施后面的三輪量化寬松的政策,到2014年宣布退出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從貨幣刺激轉向加息! 其實,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和降息起的作用是差不多的,都是向市場上“散錢”,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二)美聯儲的加息周期!
2015年底以來,美國經濟復蘇跡象明顯,且失業率降至5%以下,CPI升至2%以上。為了避免在超低利率環境持續時間過長,美聯儲開啟新一輪的加息周期。2015年12月加息周期開始至今加息8次,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區間上修至2%-2.25%,年底還有繼續加息的可能。
美聯儲最近一次加息是在今年9月27號,隨后香港金管局宣布,上調貼現窗基本利率25個基點,至2.50%,巴林、沙特、阿聯酋央行相繼加入美聯儲加息陣營。
(三)為何中國央行沒有跟隨加息?
那問題來了,大家都在加息周期,那我們中國沒有加息,而且10月7日中國中央銀行宣布10月15日下調準款準備金率,這也是“變向”降息的方式。
大的經濟環境不同所致!美國經過幾輪的散錢,經濟恢復很快,就沒有必要再通過超發貨幣來刺激了。同時,由于前期向市場散錢過多,導致資產出現了明顯泡沫。例如:美股!美國通脹率也達標了,這些美聯儲都看在眼里的,所以加息是十分有必要!一般來說:美國加息中國不加,這時很多資金為了賺取中間的息差,會選擇回流美國或買入美元!資金回流又會讓市場拋售人民幣買入美元,導致人民幣貶值,美元升值!而資金外流會讓我們的資產(例如:股市和樓市)價格下跌!
那為什么中國不加呢?央行還是怕市場的流動性不足!今年上半年P2P公司連續暴雷,問題平臺大幅增加,樓市又在去杠桿過程,地方債務高企,這些都需要比較寬松的金融環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