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平臺全線下架銀行存款 周期付息產品成為“新把戲”
“它已經關閉,留給老用戶的申購渠道也關閉了。現在,存款業務全部轉向了自營渠道。”記者從多家私人銀行獲悉,為響應監管要求,京東金融、陸金所和度小滿金融等許多互聯網平臺對銀行存款產品采取了進一步的措施,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關閉了存量用戶的購買入口。
作為吸引互聯網存款的主要力量,在告別第三方平臺之后,如何“尋找出路”已成為中小型銀行的當務之急。
第三方平臺全線下架銀行存款
1月26日,記者注意到許多用戶報道稱,京東金融、陸金所和度小滿金融等平臺上的銀行存款產品頁面消失了。在此之前,盡管許多互聯網平臺取消了新用戶購買存款產品的入口,但老用戶的存款產品入口仍然存在。
1月27日,華東地區的一位私人銀行家向記者證實,1月25日晚上,一些互聯網金融平臺采取了統一行動,并關閉了供老用戶購買存款產品的平臺。“在監管窗口的指導下,這些平臺達成了共識,并下架了所有銀行存款渠道。”這位私人銀行家說。
這些變化可能來自監管機構最近的一系列聲明。1月15日,央行和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規范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商業銀行不得通過非自營網絡平臺進行定期存款和定活兩便存款業務關于商業銀行的現有業務,該通知還闡明,到期后應自然解決。隨后,銀保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負債質量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重申商業銀行“不得通過第三方中介吸存”。商業銀行通過互聯網進行存款的,應當遵守有關規定。
1月20日,浦發銀行發布公告,宣布該行在非自營平臺開展的存量定期存款業務到期后將自然結清,用戶可通過合作平臺入口對到期存款進行支取,已獲定期利息不受影響。1月26日,藍海銀行、錫商銀行、新安銀行等私人銀行發布公告,提醒用戶在第三方平臺上購買的存款產品不受影響,建議用戶轉向自營業務渠道。
上述華東地區的私人銀行家告訴記者,該行在第三方平臺(如京東金融、陸金所、度小滿金融等)上的個人存款業務目前正在轉移到該銀行自己的查詢和處理平臺,以確保安全有序地實施新法規。
中小型銀行建立自營渠道
在我國銀行業的法人機構中,中小型銀行占大多數。其中,民營銀行、城商行、農商行是在第三方互聯網平臺上發展存款業務的主要力量。
業內專家認為,民營銀行的實體門店有限,很難吸收存款。因此,與具有流量優勢的第三方互聯網金融平臺合作是一種常見的行業現象。另外,縣域城商行、農商行受到品牌認知度低和網點少的限制,并且它們也長期存在難以獲得存儲的問題。監管政策的出臺將特別影響上述兩種類型的銀行。
開源證券最近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互聯網平臺存款治理對銀行系統流動性的影響可能有限,但對一些早期參與度更高,依賴性更高的中小型銀行可能會產生更大的影響。
在監管信號明確的情況下,許多中小銀行最近加大了對自營渠道的推廣力度,更多地依靠自營APP、微信公眾號等渠道獲取客戶。但是,由于某些銀行長期依賴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因此不同銀行自營渠道的運營水平和技術能力存在很大差異。
東北地區的一位私人銀行家告訴記者,該銀行的自營渠道存款目前占50%,APP用戶約為20萬。“在互聯網存款新法規出臺之后,我們加大了對自營應用和微信終端的推廣力度,預計到今年年底將達到70萬用戶。”
“當中央銀行首次公開??警告時,我們正在實施和準備,但是從第三方平臺向自營渠道轉變的過程并不那么快。與互聯網平臺和大型銀行相比,我們的技術實力和運營能力在那里差距很大,APP用戶的數量也受到限制。對于我們來說,所有刪除操作都有些突然,而且我們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北部一家私人銀行的一位人士坦言。
周期付息產品成為“新把戲”
記者了解到,在此次大筆存款遷移過程中,許多中小型銀行已經將存款產品從第三方平臺轉移到自己的渠道,同時加大了對自營產品的推廣力度,例如“周期付息”“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等“微創新”產品已成為許多私人銀行推動的主力軍。
據不完全統計,在19家私人銀行中,至少有8家銀行推出了“周期付息”存款產品。此外,百信銀行、天津濱海銀行和貴州烏當農村商業銀行也有類似的分期付款產品在售。
但是,由于定期付息產品的利率普遍較高,并且具有提早支取和靈活派息等突出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違反了既定的一次性付清定期存款的規定,也引起了懷疑。
消費金融專家蘇筱芮表示,周期派息產品可能會被邊緣化。它們類似于依賴歸檔的計息產品的產品。盡管基礎資產的流動性要好于前者,但它們仍存在監管缺口。“中小型銀行在負債方面幾乎沒有選擇。從利率的角度來看,這種“短期長息”產品可能對中小型銀行無能為力。”
最近,銀保監會印發的《商業銀行負債質量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反復提到“合規”,明確劃定了“假創新”和“偽創新”紅線。。該草案要求商業銀行應嚴格執行有關存款利率,利息計算和清算管理的有關規定,并規范存款行為。
通過多種渠道增加資金來源
“近年來,中小型銀行在吸收存款方面確實面臨著更大的競爭。無論是互聯網渠道還是離線渠道,它都比以前更加激烈。”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說。在年底和年初,銀行正處于獲取準備金的關鍵時期,這也迫使一些中小型銀行采用更具創新性的方法。
“監管政策的核心主題是‘堵偏門’‘開正門’,即停止非法的互聯網存款,阻止個別商業銀行的橫向和邪惡方式來招攬存款,鼓勵和支持商業銀行商業銀行要通過合法渠道開展存款業務,要求商業銀行提高服務意識,提供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滿足公眾的存款需求。”一位當地主管說。
對于商業銀行,負債通常與資產掛鉤,兩者必須始終保持適當的平衡。李廣子認為,銀行不能僅僅考慮存款。實際上,一些中小型銀行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源,但無法使用它們。在疫情期間,調查發現,一些銀行實際上吸收存款的速度太快,但卻無法使用,從而導致債務成本上升。
“中小型銀行應從資金來源的角度考慮存款。到目前為止,監管部門已出臺了許多促進中小型銀行補充資本的政策。這也是增加資金來源的方法之一。”李廣子說。
金融監管研究員周毅欽也指出,中小銀行除了要采取存款方式外,還應通過加強金融市場,銀行間業務等傳統商業銀行融資服務的功能來發揮作用。銀行間融資以減輕債務壓力,同時,必須根據監管要求認真評估監管指標,做好壓力測試和流動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