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欧美蜜月av,久久狠色av噜噜狠狠狠狠97,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看成人啪啪

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頻道 > 股市要聞 >

股王全通教育:市值縮水83% 實控人被調查

來源: 新京報 時間: 2017-07-31 14:19:20

股王全通教育:市值縮水近400億 實控人被調查

實控人今年年初曾掐點減持;目前市值已從高點縮水83%,今年上半年預虧超千萬

7月21日,全通教育披露,公司控股股東陳熾昌及其一致行動人股東林小雅,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根據相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二人進行立案調查。

兩年前,全通教育還是A股市場風風光光的“股王”,公司股價在2015年5月13日,達到了467.57元/股,總市值達454.48億元,超越教育巨頭新東方。僅僅兩年的時間,全通教育的市值縮水近379億元,如今總市值僅75.1億,已縮水83%。

2017年3月,全通教育宣布第二次重組失敗,而此前,陳熾昌及其一致行動人股東林小雅先后減持套現2.68億元。

記者7月26日致電全通教育了解相關情況,全通教育董秘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披露的信息公司已經披露,如需要了解其他內容需要發送采訪郵件。記者在發送采訪郵件后,未能得到全通教育回應。

全通教育控制人被調查,業績變臉

全通教育在公告中表示上市公司與本次調查無關,稱系實際控制人個人行為。目前尚無確切被調查原因。

記者注意到,涉事方陳熾昌、林小雅分別曾進行掐點減持。控股股東陳熾昌和林小雅所持首發限售股于今年2月13日解禁上市,剛一解禁,控股股東便開始減持:林小雅和陳熾昌分別于今年2月16日、2月17日減持公司股票495萬股和1100萬股,合計套現2.68億元。

全通教育2016年度業績快報于今年2月28日公布,根據相關規定,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在公司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公告前10日內買賣上市公司股份,可見,控股股東減持時間剛好避開業績預告窗口期,精準減持。

2017年2月24日,全通教育再次因重大資產重組停牌。但僅停牌一個月之后,全通教育2017年3月23日晚宣布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公司股票也于3月24日復牌交易。這是去年8月以來該公司第二次重組失敗。

與此同時,該公司業績也開始變臉。

choice數據顯示,全通教育2014年、2015年、201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93億元、4.39億元、9.7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45億元、1.16億元、1.43億元。7月14日,全通教育發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4億元-4.88億元,預計虧損1300萬元-1800萬元。

全通教育稱,公司主要是因為新拓展的EdSaaS業務經營效率較其他原有成熟業務有待提高,且該業務面臨競爭加劇;業務結構變化及新業務競爭加劇導致本期業務利潤率同比有所下降,同時公司本期成本費用同比增幅大于收入同比增幅。此外,隨著業務規模擴大為保障業務發展,公司2016年下半年以來新增部分銀行貸款,本期財務費用同比增加。

貼上在線教育標簽,市值一度超新東方

2014年1月21日,主要從事家校互動信息服務的全通教育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首發上市時的股價就定在了30.31元/股,發行后市盈率為51.37倍。當時,在線教育概念火熱,全通教育被冠以“在線教育第一股”等光環。

從上市后一直到2015年5月一年多的時間,全通教育的股價在“在線教育”概念、收并購信息、證券機構強烈推薦的作用下,股價飆升,市值一度超越新東方。

記者發現,“在線教育”是全通教育后來才貼上的標簽。在公司發布的招股說明書里,全通教育截止到2013年6月的主營業務還是家校互動系統服務提供商,收入構成僅為“家校互動信息服務”和“閱讀信息”服務兩種。而家校互動信息服務一度在營收中占比為96%。根據東方財富網數據,全通教育業務構成中繼續教育業務2015年年底營收占比為22.64%。

一直到2014年上半年,全通教育才宣布稱,完成旗下產品全課網第一階段的產品研發。

為了加快發展,2015年1月28日全通教育宣布,計劃以10.5億元的價格收購繼教網100%股權,以8000萬元的價格收購西安習悅信息100%的股權。其中部分交易對價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認購,所定下的發行價格不低于82.87元/股。

繼教網是當時國內最大的K12基礎教育教師在線培訓平臺,被稱為“年培訓超200萬人次”;西安習悅信息旗下移動互聯網產品“家校即時通”“知了”“校園云”“校園號”覆蓋從K12到高校整個校園入口,還是中國電信掌上大學產品運營中心。

收購消息宣布第2天,也就是2015年1月29日,全通教育股價漲至106.67元/股,首次突破百元大關。而證券機構發布的報告標題中,更是出現了“打造中國教育服務生態圈”等概念。

股價高點時,年報曾被問詢

2015年4月10日,全通教育發布2014年的年度報告,稱公司的平臺注冊學校數從44000所增長到48000所,平臺注冊用戶數從2500萬增長到3500萬,用戶增長率達40%。但公司并未說明,上述注冊學校在全通教育的各個平臺的分布情況。

在收并購信息、業績報告和證券機構的推薦下,全通教育在2015年5月13日,股價達到了467.57元/股,總市值達454.48億元。

此時,全通教育高股價背后運營數據卻被質疑。2015年5月7日創業板公司管理部對全通教育下發《關于對廣東全通教育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報問詢函》,其中對公司披露的平臺用戶信息、收入等問題產生質疑。

創業板公司管理部表示,全通教育稱,2014年公司的平臺注冊學校數從44000所增長到48000所,平臺注冊用戶數從2500萬增長到3500萬“,要求全通教育說明,”公司平臺“具體指向是家校互動平臺還是全課網平臺,注冊學校數的具體含義和具體統計方法、注冊用戶數的具體含義并列示不同平臺的注冊用戶數、付費用戶數。

記者進入到全課網“智·課堂”首頁看到,全課網的“直播公開課”的最近更新時間為2015年6月14日15時30分的一堂初三數學課。在全課網的“微課”頁面中,只對應了“中山市東區中學”等2所中學和“東區朗晴小學”等5所小學。

俞敏洪否認與全通教育存在關系

資料顯示,全通教育由陳熾昌及其妻子林小雅一手創立。

從2005年6月成立后到2010年7月均由陳熾昌一人全資控制。2011年3月,陳熾昌獲得廣東中小企業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及北京中澤嘉盟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中澤嘉盟”)的投資,兩家機構以約10倍的市盈率、6.2元/股的價格分別認購全通教育投資3000萬元、2000萬元。

據招股書,廣東中小企業股權投資基金和中澤嘉盟的背后,分別是廣東粵財、中銀投資和吳鷹等一眾投資界大佬。

據招股書,廣東中小企業股權投資基金由廣東粵財的子公司和中銀投資共同設立。廣東粵財是國有獨資企業,1984年由廣東省人民政府授權經營。根據廣東粵財官網介紹,截止到2016年年底,廣東粵財的資產管理規模達3807億元,總資產達589億元。而中銀投資也背靠銀行。

據招股書,中澤嘉盟共有7名合伙人,其中股東分別為中澤嘉盟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稱:中嘉有限)、深圳市大富華創業投資企業(有限合伙)、朱勝華、孫之正、吳鷹、天津中澤嘉盟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據了解,孫之正、朱勝華分別為北京紫霄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京富方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二人與吳鷹一起均是高爾夫球愛好者,3人一起出現在了中國企業家俱樂部的中國企業家高爾夫球隊名單。

在全通教育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中顯示,中嘉有限的股東名單中,桂松蕾、吳鷹、江南春、俞敏洪4人的持股均為22.22%,丁健持股11.11%,公司法定代表人均為吳鷹。

記者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發現,中嘉有限的股東為桂松蕾、丁健、吳鷹3人,吳鷹為公司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史玉柱、馬云共同擔任中嘉有限的獨立董事。在中嘉有限的變更記錄上,只有一條2015年3月登記機關的變更信息,其他股東、高管均無變更記錄。

2015年3月,俞敏洪發微博撇清與全通教育的關系:“有媒體報道全通教育背后站著俞敏洪等五大佬……我想再次澄清一下,我目前和全通教育沒有任何股東關系,也不占任何股份。希望媒體不要再把我和全通教育放在一起宣傳。”

其實早在2015年,前期陳熾昌引進的大股東廣東中小企業股權投資基金、中澤嘉盟手中的部分股票,已經在拋售。目前在全通教育前十大股東中已經看不到中澤嘉盟的身影。

同時,中澤嘉盟在2015年6月3日至8月7日間通過集中競價減持5次,減持均價為135.6元/股,減持總股數243.64萬股,套現3.3億元。

據了解,2016年2月18日至2016年3月21日,中澤嘉盟又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總股本的2.17%,減持均價為72.24元/股。

■ 人物

從中學老師到知名富豪 陳熾昌的掘金之路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計算機時代正處于第一波浪潮。馬云從杭州電子工業學院辭職,準備做電子商務。又過了幾年馬化騰帶著炒股賺來的一筆資金和5位同學共同創辦了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

1995年,24歲的陳熾昌剛剛大學畢業不久,回到家鄉廣東中山某中學擔任數學老師,他也發現了計算機浪潮所帶來的機遇,教師出身的他瞄準了家校互通的業務。

作為全通教育實際控制人陳熾昌,1971年出生,今年47歲。在2015年登上胡潤中國富豪榜,陳熾昌夫婦以財富總額105億元,排名第290位。不過2017年3月發布的2017胡潤中國富豪排行榜,陳熾昌夫婦以85億身家排名398位。兩年內財富縮水20億元,名次跌落上百名。

第一桶金

成立全通數碼,借助運營商淘到第一桶金

陳熾昌從中山一中高中畢業后,進入深圳大學就讀數學專業。1995年,任數學老師的陳熾昌參與學校信息化建設工作后,發現了“痛點”——家長對孩子在校園的各種信息需求,卻苦于缺乏獲取信息的渠道。

1996年5月,陳熾昌與中山市建筑設計室綜合技術服務部,共同創辦了中山市恒晉計算機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山恒晉”),公司注冊資本50萬元,陳熾昌占股50%。彼時,陳擔任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其從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的妻子林小雅任公司技術總監。

林小雅比陳熾昌小一歲,據接近全通教育人士透露,夫婦倆婚后一起創業,和老公陳熾昌相比,林小雅在計算機領域的造詣或許更勝一籌,“畢竟,她是專業程序員出身”。

如何滿足教師和家長的需求?成為陳熾昌第一次創業的目標。但沒有任何經驗的陳熾昌,第一次創業沒有成功。此后他去了中山公用。

2002年,對于陳熾昌至為關鍵。這一年他從中山公用辭職。同年7月,31歲的陳熾昌與李裕光、劉慷創辦全通數碼。100萬注冊資本中,陳熾昌占55萬。全通數碼起步于廣東一個三線城市中山,主要業務是面向廣東省基礎運營商中移動當地公司提供硬件銷售和軟件開發服務。借助為運營商服務,陳熾昌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第二桶金

上市前,靠“校訊通”曾三年收入2.9億

賺得第一桶金后,陳熾昌和運營商合作推出頗具爭議的家校互動信息產品,即校訊通,他也因此發家。

2003年,中國信息產業飛速發展,他決定繼續做之前喜歡做的教育服務業。后來某電信運營商找到了他,提議合作為家長提供學生在校的信息服務:家長短信箱。由于有之前做老師的經驗和在學校的人脈積累,很快他的團隊發展和壯大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陳熾昌在運營商內部的關系更加廣泛,他從解決方案提供商搖身變為電信增值服務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簡稱SP)。SP們通過運營商提供的增值接口為用戶提供服務,由運營商實施扣費,然后按比例與SP分成。

進入2005年,互聯網、手機、筆記本電腦開始大量普及,信息化技術推動教育創新變革。陳熾昌和一群年輕的創業者創建了全通教育,從此專注于教育科技服務。此時的陳熾昌,名下有全通數碼、全通教育、東莞數碼等三家公司與通信運營商合作搞“家校互動服務”,即“校訊通”。

公開資料顯示,全通教育在創立初期96%以上的營業收入都是來自以“校訊通”為代表的“家校互動信息服務”。此外,中國移動貢獻的收入占比也超八成,全通教育對中國移動有著嚴重依賴。

當時的全通核心業務在于提供家校互動信息服務——簡單理解,就類似通過移動通信和互聯網技術手段,把那些過去需要孩子口頭、老師電話來傳達的譬如家長會、考試成績、學校收費等信息及時、高效的提供給家長。

根據其招股書,2009-2011年全通教育公司家校互動信息服務收入分別為6156萬元、9525萬元,1.34億元,三年收入共2.9億。

當地一位教育界人士透露,“陳熾昌發家初期的這兩桶金,主要是依靠運營商,也有人說他很擅長處理與運營商領導的關系。”

2014年,飽受爭議的“校訊通”被教育部命令“封殺”之后,全通教育也開始轉型做智慧校園和在線教育。2014年8月28日全通教育推出的面向校園端和家庭端在線教育平臺“全課網”V1.0的一部分。在當天,全通教育與中山東區辦事處簽署協議。中山市東區將持續三年每年擬投入不超過1000萬元預算購買在線教育服務及技術支撐,并優先選擇全通教育作為其長期合作伙伴。

第三桶金

股價16個月漲18倍,陳熾昌夫婦上胡潤財富榜

2011年3月,在全通教育上市前,陳熾昌引入了“大佬”股東——知名投資人吳鷹創辦的中澤嘉盟。2007年吳鷹離開UT斯達康,2008年創辦中澤嘉盟,管理資金2億元。其中,俞敏洪、江南春、吳鷹各出3000萬元。

在2012年3月24日,陳熾昌與吳鷹共同出現在了深圳沙河IT領袖峰會高爾夫邀請賽上。當時,吳鷹與李彥宏、基伍公司執行董事張武學等人同組。而陳熾昌與徐少春、沈浩和云維杰同組。

有媒體報道,上市后的全通教育,亦獲得吳鷹的幫助。2015年全通教育收購繼教網和西安習悅,并募集配套資金,其中就有吳鷹的身影。

作為在線教育概念股,全通教育于2014年1月21日上市,開盤價為24.18元,上市后股價節節走高,2015年頭頂“在線教育第一股”的光環,全通教育開啟股價飆漲模式。2015年3月,全通教育就以199.90元/股的價格取代貴州茅臺,成為當時滬深兩市第一高價股。

之后,全通教育股價一路狂奔,直至2015年5月13日的巔峰——467.57元/股。僅用了16個月的時間,全通教育較上市時股價漲幅超18倍,市值高達500多億,成為國內市值最大的教育類上市公司,市值超新東方。

陳熾昌很推崇的一句名言是“持志如心痛”。這句出自王陽明《傳習錄》的話,說的是守持自己的心志,就如同心痛一樣。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閑話、管閑事?7月28日收盤時,全通教育股價為11.85元,股民“持股如心痛”。

□新京報記者 李云琦 任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