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欧美蜜月av,久久狠色av噜噜狠狠狠狠97,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看成人啪啪

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頻道 > 股市要聞 >

愛建陷舉報“羅生門” 當事人稱“被人做成局”

來源: 新京報 時間: 2017-08-02 14:24:27

愛建陷舉報“羅生門” 當事人稱未舉報

閔凱波告訴記者,6月9日、6月11日、6月14日他與王均金在均瑤國際廣場見了三次面。新京報記者 朱星 攝

愛建股權大戰三方已簽署合作協議;被認為是舉報人的華豚金服前總經理此時出面稱“被人做成局”

在股權爭奪以和解告終后,愛建集團8月1日公告,終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此前在被廣州基金及一致行動人華豚基金舉牌后,愛建集團就一直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而停牌。目前圍繞著愛建集團控制權的爭奪告一段落。不過對于被認為是舉報者的閔凱波而言,其認為事情還未結束。

“我并沒有就上海華豚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華豚企業’)要約收購愛建集團一事寫過舉報信。在這以前,未發過舉報函給愛建集團,也未向任何監管部門進行舉報。”在愛建集團股權之爭落下帷幕之際,一直被認為是舉報當事人之一的閔凱波在接受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時,否認了此前被加在其身上的舉報人角色。圍繞著股權之爭的“舉報門”一事,更加撲朔迷離。

目前,愛建集團與廣州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華豚企業的公司控制權之爭以和解告終。

閔凱波:我不是舉報人

8月1日,愛建集團發布公告,稱無法取得曲靖銀行的實際控制權。經董事會審議,決定終止重大資產重組,并將在召開投資者說明會后申請復牌。復牌意味著此前愛建集團面臨的“野蠻人敲門”事件告一段落。不過在期間爆出的“舉報門”事件尚未結束。

“關于說我發舉報信給愛建集團的消息是假的。”7月26日,閔凱波在上海對新京報記者稱,在愛建集團的股權之爭中,因為一封舉報信,閔凱波被推向輿論的漩渦,但其卻一直沒有對外界公開就舉報信一事做出正面回應。

閔凱波是上海華豚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簡稱“華豚金服”)的股東、法人代表和前總經理,在愛建集團發布的一份公告中,雖然沒有直接透露其舉報者的身份,但是舉報信中卻間接透露了閔凱波的身份。

愛建集團6月28日在“關于收到對相關股東實名舉報函的公告”中,在第二封舉報函中,舉報人稱華豚集團采用不正當手段占用合資公司資金買賣股票。公告對來函人的身份描述是“上海華豚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曾經的總經理,并且是公司的股東”,此外,舉報函中透露的被解除華豚金服總經理職務的時間,都將舉報人指向了閔凱波。

工商信息顯示,閔凱波持有華豚金融31.82%的股權,為該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其同時是公司的法人代表。

閔凱波告訴新京報記者,今年3月3日,他中午和同事在外面吃完飯后,就被保安攔著,不讓進公司。之后沒多久就收到董事會函件,其被免去公司總經理職務。這些信息,也都和愛建集團公布的舉報函中的舉報人身份相符。

多家媒體在報道中,也以閔凱波為舉報人。

“我從來沒有發過舉報函給愛建集團。”閔凱波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那封舉報函被發出來之后,我也覺得很詫異。”

在舉報信公開前后,有媒體聯系過閔凱波。“當時我對記者明確說了舉報信不是我寫的。”閔凱波稱:“我不愿意摻和到雙方的股權之爭中去,所以不想在雙方爭奪股權的節點中出面。”閔凱波透露,其6月20日左右就離開上海,躲到南昌去了。

70億要約收購突現舉報風波

閔凱波成為“舉報人”源于對愛建集團的70億要約收購。

今年4月14日,廣州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華豚企業發布舉牌公告,雙方合計持有愛建集團5%的股權,并表示未來會繼續增持上市公司的股份,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改組董事會,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結構,主導上市公司的日常經營和管理。

廣州基金和華豚企業的舉牌行為遭到上市公司原有股東的反對。

作為愛建集團的第二大股東,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均瑤集團”)在4月18日發布公告,未來12個月內將增持愛建集團股份,增持股份數量不低于3%。愛建集團第一大股東愛建基金會也聲明,支持均瑤集團取得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地位。愛建基金和均瑤集團分別持有愛建集團12.3%和7.08%的股份。

彼時,愛建集團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重組完成后,均瑤集團將會成為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

廣州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并不愿意放棄控股愛建集團。6月2日,廣州基金以每股18元的價格,發出收購要約,收購的股份數量為4.3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0%,最多需要資本77.6億元。

6月3日,愛建集團就廣州基金及其一致行動人的要約收購,進行了反擊,其中愛建集團首次提到舉報事件。

愛建集團稱,據本公司了解,已有實名舉報人向相關部門舉報華豚企業增持愛建集團股權中涉嫌信息披露嚴重違法違規、涉嫌內幕交易等情形,公司將密切關注后續情況。

6月28日,愛建集團公告了其獲知的舉報函內容。

按照公告,舉報函共兩份,第一份涉及一份錄音,該舉報人稱已經向上海證監局進行了實名舉報,其舉報華豚企業在增持愛建集團股權中涉嫌信息披露嚴重違法違規、涉嫌內幕交易。該舉報信中未透露舉報者的姓名和身份。

第二封《關于華豚集團采取不正當手段占用合資公司互聯網募集資金進行證券市場股票買賣行為的舉報》,則把閔凱波推向了前臺。

該舉報信稱,舉報人實名舉報并作證,提供書面證據,提供相關銀行賬號及轉賬記錄。該舉報信稱華豚集團通過實際控制華豚金服的財務部門以及掌握全部公章的優勢,通過購買和操縱幾個空殼公司,偽造交易背景,將華豚金服以商戶刷卡收款墊款名義募集的資金挪作他用。

該舉報信稱,舉報人深感有責任和義務向政府和監管部門以及相關單位匯報有關的事實和提交有關的書面證據。故此,特向相關部門實名舉報。并稱“本人是上海華豚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曾經的總經理,并且是公司的股東”。

愛建集團在公告中稱:“公司獲悉,相關舉報人已將相關舉報材料分別報上海證監局、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市公安局等政府有權主管部門予以依法處理。”

愛建集團的聲明將閔凱波推向風口浪尖。

閔凱波稱“被人做成局”

在愛建集團公開舉報信內容之后,華豚企業通過上市公司公告否認相關指控。

華豚企業稱,公司購買愛建集團股份所需資金均為自有資金,均來源于公司股東繳納的資本金。

華豚企業表示,根據媒體報道,原舉報人閔凱波表示,其確實與華豚集團存在經濟糾紛,但這與華豚企業舉牌愛建集團是兩碼事,其本人并不希望卷到愛建集團的股權爭奪中。

閔凱波對記者表示,他從不曾聯系過愛建集團,只是和均瑤集團談過一些股份收購的事情。

閔凱波稱,6月9日,有朋友表示,有人想買他手中華豚金服的股份,在該朋友的撮合下,其見到了王均金。王均金是均瑤集團的董事長,同時也是愛建集團的董事長。

閔凱波稱,見面后,王均金稱他有一個朋友想收購其持有的華豚金服的股份,“雙方就聊了一些華豚金服的經營情況,以及我為什么要退出。”閔凱波稱把他和華豚集團出現糾紛等問題告訴了王均金。

“6月11日,我就又到均瑤大廈28樓,和王均金、還有一位律師和一位均瑤集團的工作人員一起,談收購的事情。”閔凱波表示,對方一直告訴其的是有第三方來收購。“不過,直到現在,我也不知道試圖收購我股份的第三方是誰。”閔凱波表示,其準備了PPT,就公司的經營情況,大股東的占款行為都對王均金等做了說明。

按照閔凱波的敘述,6月14日下午,其再一次到均瑤大廈,和均瑤集團一位工作人員談股權收購一事,本來說收購方會出現,但是一直未出現。對方要求看大股東挪用資金的證據。由于收購方一直未出現,閔凱波拒絕了對方看所有證據的要求。

閔凱波稱,同一天,王均金的秘書打電話給他,希望他能就華豚金服及相關股東的情況寫一個書面材料。6月15日,他寫了一份《上海華豚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情況簡介》,就華豚金服的經營情況、股東情況等做出說明。

閔凱波稱,愛建集團公告完整的舉報內容之后,他才發現自己成了舉報人。

“舉報信完全不是我寫的。”閔凱波稱,“我舉不舉報是我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被別人做成局去舉報。”

8月1日下午,愛建集團董秘侯學東拒接了新京報記者的采訪電話,截至新京報記者截稿,其也未就該舉報信的來源、真實性,以及閔凱波否認曾做過舉報一事做出回應;侯學東也未回復公司董事長王均金是否作為中間人,牽線收購閔凱波股權一事。

王均金的秘書回復記者稱,“領導出差中聯系不上,其他事不知道,舉報信是真的,還有送信人錄像。”

股權大戰和解后的余波

7月18日,廣東媒體報道,在上海和廣州政府的介入下,愛建集團股權戰和解收場,博弈三方簽訂備忘錄。身在南昌的閔凱波聯系新京報記者,希望就愛建集團股權爭奪中涉及他的信息做出公開回應。

7月20日,愛建集團公告,其股東均瑤集團、廣州基金、上海工商界愛國建設特種基金會于7月18日和19日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要約收購上市公司及推薦董監高人選等事宜達成一致意見。

7月27日,在被問到為什么現在站出來說這件事時,閔凱波稱,現在雙方的股權爭奪已經和解了,不涉及站隊問題,“那么涉及我的,我覺得應該做一個說明”。

8月1日晚間,廣州基金發布了修改后的要約收購公告,要約收購股份數量減少至1.05億股,數量占目前上市公司的比例為7.3%,價格為18元/股。這意味著,廣州基金不謀求上市公司的控制權,重組完成后,均瑤集團在愛建基金會的支持下,獲得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權。

不過同時,閔凱波與華豚集團的糾紛仍在持續。

華豚企業的股東華豚集團在6月21日發布聲明,稱閔凱波存在疑似將公司重要管理材料核心技術資料集系統所在的一體機等搬離公司辦公場所,并向警方報案后,警方于3月13日出具了《立案通知書》。

閔凱波否認搬走公司重要資產的行為,其表示,警方在找他和同事核查后,就讓他們離開了,之后也沒有再繼續調查他們。按照閔凱波的話,當時他只是背著自己的包離開了辦公室。

8月1日,華豚企業董事長顧頡未接聽新京報記者的采訪電話,截至記者截稿,其也未就采訪短信中的問題做出回復。

新京報記者 朱星 上海 北京報道

關鍵詞: 羅生門 愛建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