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調中盯緊主線 掘金個股正當時
回調中盯緊主線 掘金個股正當時
近期兩市觀望情緒明顯,昨日滬深兩市在這一情緒的發酵中出現了回調。近期盤面的一大特征就是速度極快的熱點切換。在結構性的行情中,行業與個股之間,分化成為了主基調。在此背景下,雖然當前市場動能已有所弱化,但并不礙部分資金對優質個股進行挖掘。此外,值得欣慰的是,在資金流向方面,仍有相對積極信號。因此,在風險釋放后,估值合理的成長類個股仍有一定機會。
風險與機遇并存
昨日,兩市沖高回落,走勢較為疲軟,受制于煤炭、鋼鐵、有色等周期板塊的表現,早盤指數反抽無功而返,兩市重回跌勢。午后,兩市維持弱勢震蕩走勢,盤面分化嚴重。而滬指也兩度小幅跳水一度跌近1%。臨近尾盤,兩市跌幅有所收窄。截至收盤時,滬指下跌0.38%,報3371.43點,成交2567億元;深成指下跌0.19%,報11070.5點,成交329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昨日指數方面全線回調,但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卻仍有11個行業出現了上漲,表明當前市場并非完全沒有投資機會。從兩融資金已攀至9800億關口的情況來看,資金參與的熱情并未出現明顯拐點。而從資金流向來看,房地產、醫藥生物,通信仍有資金流入。因此,從上述情況來看,風險釋放后,估值合理的成長個股料將仍有一定機會。
分析人士表示,從技術面看,滬指自8月25日兩根中陽之后,持續在3360-3390點之間震蕩已達半個月之久,短期來看也勢必進行方向性選擇。但對于回調,分析人士認為投資者也不必全然悲觀,即使是在回調趨勢中,也仍存在一定機會。當前市場分化趨勢較為明顯,出現回落反而會是優質個股再次崛起的機會。因此,對于樂觀的投資者而言,回落可以認為是檢驗個股成色的一個機會,而在這一過程中反而將更容易看出優質個股的抗跌性和獨立性。
當前,雖然盤面特征已從此前的“滬強深弱”轉換為“滬弱深強”。但不變的卻是市場上令人“應接不暇”的熱點切換速度,從“金融、周期齊飛”到“金融、周期輪動”,再到次新股、計算機、房地產,即便是在大盤出現回調背景的昨日,盤面的熱點切換速度依然可以用令人“眼花繚亂”來形容。西藏板塊、維生素、旅游、地產等漲幅居前,而前期熱點的稀土、煤炭、鋼鐵、保險、造紙、有色等板塊跌幅居前。
從行業方面來看,昨日呈現出了“漲少跌多”的格局。截至收盤,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實現上漲的行業僅有11個,且多為非權重集中的如休閑服務、農林牧漁等行業。而反觀下跌的多數行業中,多為權重個股較為集中的鋼鐵、采掘和有色金屬行業,此外非銀金融、銀行兩大金融行業也赫然在列。權重行業集體回調的背景下,本已不振的市場信心更加受挫,行情也在這一背景下順勢回調。
分析人士指出,“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盛開春滿園”,在權重股集體回調的壓制下,熱點板塊和中小市值個股往往是“獨木難支”的。因此,權重個股與中小市值個股二者之間關系更多的情況下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并非所謂“蹺蹺板”的關系。在權重股向好的情況下,中小市值個股一般也能借勢“水漲船高”,正所謂“大河有水小河滿”。而在權重集體回調的氛圍之下,市場往往“泥沙俱下”,即便是很多估值不貴、質地優良的中小市值個股一樣會被錯殺。因此,在大盤震蕩中出現的回調也并非全然負面,一來可以檢驗成長個股的成色,二來優質個股的錯殺也能為投資者創造不錯的投資機會。
中金公司也表示,當前A股市場中長期走勢仍不悲觀,通過緊緊圍繞盈利增長進行選股,注重業績和估值的匹配性,抓住結構性行情,投資機會也并不會缺乏。建議投資者仍可重點關注盈利增長情況較好的大消費與新制造個股,以及估值合理盈利較好的中小盤優質成長股。
投資主線依然清晰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上證綜指突破3300點后,各方資金始終缺乏對上沖3400點的一致共識。另一方面,由于遲遲不見增量資金入場的信號,市場信心趨弱,大盤出現回調。而周期股近期出現的回調無疑是一大重要誘因。
此前,周期股的集體回升堪稱本輪市場上行的最大推手。而其回升的背后無疑也受益于穩增長經濟政策所帶來的需求拉動,以及供給側改革政策帶來的供應制約。大宗商品市場在此背景下也不斷走牛。從品種來看,國內定價的煤炭與黑色類品種漲幅最為明顯。據統計,從2016年1月4日至今,南華焦炭指數上漲380.96%、鐵礦石指數上漲171.38%、螺紋鋼指數上漲145.61%。受此驅動,上半年采掘、鋼鐵、有色三個行業的漲幅分別達到18.99%、34.72%和41.35%。
近期周期行業出現了一定回調,反映出了市場對行業整體信心走弱。針對周期行業的前景,華泰證券表示,將CRB綜合現貨指數為標的,通過對41個月、93個月和205個月這三個比較顯著的周期進行高斯濾波的結果外延12個月后發現,41個月短周期同比序列即將拐頭向下,雖然意味著大宗商品短期上漲動能將有所衰減。但從長期角度看,大宗商品仍處于8年左右牛市初期,中長期上升趨勢不變。93個月和205個月這兩個中長期同比序列都處于上升區間,其中,93個月周期信號向上走向峰值,而205個月周期信號從底部反彈,進入加速上漲階段,因此,大宗商品市場仍處于8年左右牛市的初期,中長期上漲趨勢保持不變。進一步,華泰證券認為后期可能大概率將出現一個更大規模的大宗商品牛市。
而國泰君安近期也表示,該機構堅定看好“全球朱格拉周期”。該機構指出,歷史經驗表明,一輪朱格拉周期上升階段,全球制造業整體都會從中受益。而8月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制造業PMI普遍回升,再次體現了這一規律。而對于中國而言,全球朱格拉周期將為中國制造業帶來重要機遇。制造業中的機械工業相關(裝備制造業、電氣機械、交通與運輸設備制造業)將受益明顯,制造業由大變強之路或將開啟。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大盤整體出現回調,但由于周期行業依然無憂,宏觀經濟整體仍然向好。因此,當前的回調大概率可能是市場風險的短暫釋放,回調后市場前景仍然樂觀。
后市不悲觀 “消費”或接棒
此前天風證券就曾指出當前市場仍然處于做多的窗口期。分析人士也表示,今年以來市場沿著績優價值的主線上修,經濟和企業盈利修復是主要動力,而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市場環境穩中偏暖的格局有望維持,制約市場的核心因素仍在經濟和企業盈利的邊際變化上。
中金公司表示,近期盡管大盤指數創下年內新高后短期走勢偏糾結,但整體市場依然表現穩健,年初至今大幅落后的中小市值股票也出現了反彈勢頭。最近對金融行業的整頓、股權質押監管趨嚴,整體上中金公司認為這些金融監管的加強是在查漏補缺、厘清監管漏洞、幫助“去偽存真”、促進行業更加規范可持續發展,對整體市場的影響有限。該機構認為雖然當前市場有所回調,但后市仍然偏向積極,同時與上半年堅守基本面風格、規避中小市值個股有所不同的是,下半年在配置上要更為均衡,主導行情的既不是價值,也不是成長,而是盈利增長。
國泰君安證券指出,從2005年至今,市場出現過三次較為明顯的周期/消費切換區間。其歷史共性在于凈資產收益率(ROE)和投資增速拐點。總結來看,每一波周期切換到消費都會有兩個特點:首先,周期凈資產收益率(ROE)拐點出現,消費凈資產收益率(ROE)處于短期高位或向上拐點。其次,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向下拐點,或指數處于短期高點,即將開啟向下拐點。站在當前時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拐點和地產開發投資拐點已現,周期板塊還能繼續表現的動能在于供給側,環保督查+限產等供給端因素將周期拐點后延。伴隨供給側預期的充分兌現、人民幣強勢背景下的熱錢流入、CPI上漲預期催化,消費行情有望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