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沉迷手游引發諸多問題 如何斬斷網癮
青少年沉迷手游引發諸多問題 我們能做什么?
無論在公交車上,還是在地鐵里,以及餐廳里,玩手機的“低頭族”隨處可見。除了熱衷刷微博、聊微信之外,玩游戲也是“低頭族”的主要成因之一,而這個隊伍里面,中小學生的身影越來越多。
近年來,手機游戲發展異常迅猛,下至中小學生,上到中老年人,手游玩家年齡跨度超出想象。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移動游戲市場銷售收入為819.2億元,同比上漲59.2%,實際銷售收入占比首次超過客戶端游戲市場,成為未來游戲行業核心增長點。
從網游到手游,隨著科技的發展,青少年面臨的誘惑也逐漸增多。從今年上半年開始,一款名叫《王者榮耀》的手游不斷遭遇輿論的質疑。如“13歲男孩因玩‘王者榮耀’被說跳下4樓,剛醒又想登錄游戲”、“狂打手游‘王者榮耀’40小時,廣州17歲少年患腦梗險喪命”、“小學生為玩王者榮耀‘偷’光家里積蓄”、“11歲少年玩‘王者榮耀’,三個月花光全家多年攢下的三萬多”,這樣的新聞頻頻出現在大眾視野中。
騰訊官方數據顯示《王者榮耀》注冊用戶已經超過2億,日活躍用戶5000萬。根據某第三方機構的研究報告,《王者榮耀》這款游戲的14歲以下用戶占比3.5%,15至19歲用戶占比22.2%。20至24歲用戶占比27.0%,25至29歲用戶占比25.4%。對于網絡游戲,不少成年人尚且難以把持,何況是缺乏自制能力的未成年人?
7月2日,騰訊通過其微信官方賬號發布“《王者榮耀》將推最嚴防沉迷措施”的消息。該消息指,騰訊在7月4日以《王者榮耀》為試點,率先推出健康游戲防沉迷系統的“三板斧”。其中包括未成年人限制每天登陸時長、綁定硬件設備實現一鍵禁玩、強化實名認證體系等措施。目前該系統已經正式上線。
騰訊通過其微信官方賬號發布“《王者榮耀》將推最嚴防沉迷措施”截圖。
騰訊做出如此舉動,或許緣于此前那些關于未成年人沉迷《王者榮耀》的報道。不少網友表示非常支持推出限制性防沉迷措施,“我兒子玩游戲控制不了,說也說不得,急需這樣的措施來解決。”不過也有網友認為這種方式“治標不治本”,“沉迷游戲和不良內容才應該是屏蔽和監控設計的重點,需要一刀切禁止孩子玩游戲嗎?”。
其實,早在2007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就發布了《關于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實施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的通知》,針對基于電腦上的客戶端游戲和網頁游戲,規定通過游戲收益的控制來引導玩家自我節制。不過,從電腦客戶端游戲和頁游的經驗來看,未成年玩家弄個家長的身份證號,就能騙過防沉迷系統。但是,有了這種舉措之后,家長監護孩子玩手游應該更容易,一些以前很難堵上的漏洞,現在稍費心思就能堵上了。
每個人在童年時都玩過游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游戲方式,未成年人不可能被隔絕于互聯網之外,作為網絡原住民,他們接觸互聯網的渠道更多、能力更強、需求也更大。根治《王者榮耀》的癮,應該形成合力,而家長對孩子的監護則是“企業社會責任”以及“政府監管”之前的“第一把鎖”。很多家長不能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對孩子的監護,與孩子溝通少、關愛少、陪伴少,并不了解孩子所思、所想,不能滿足孩子的社交、情感、陪伴等需求。另一方面,家長并不一定具備引導孩子正確使用網絡的能力,對孩子的沉迷有心無力。在利用技術手段防范未成年人沉迷游戲的同時,還應該反思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否滿足了他們的社交需求。趁著暑假,帶孩子們多讀讀“有字之書”,或者多出去走走,看看“無字之書”,以充實而有意義的內容斬斷他們的網癮,或更是行之有效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