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海游戲CEO:IP改編不能抱著功利的心態
君海游戲CEO陳金海:IP改編不能抱著功利的心態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27日在上海開幕。展會以“同行十五載,共享泛娛樂”為主題。君海游戲CEO陳金海在展會期間接受了人民網記者的采訪,詳細闡述了君海游戲的IP策略以及資本化后的戰略布局。
據了解,2014年下半年成立的君海游戲,僅用將近三年時間,就將公司規模擴大到300人左右,月流水過億。目前君海游戲估值已經超過17億,這個發展速度實在驚人。君海游戲除了專注于發行領域外,還注重拓寬公司的業務范疇及強化市場影響力。2015年初,君海游戲就開始布局自主研發業務,同時持續在儲備優質IP。
游戲研運一體化轉型是必然
在談及“2017年游戲行業的發展變化”時,陳金海表示,當前游戲行業有三個明顯的特征。
第一,游戲行業頭部化特征明顯。早期手游爆發時,正處于用戶增長紅利期,用戶獲取成本極低,而產品供應又嚴重不足,這個階段第一批渠道和CP都賺了大錢。而當2014年增量市場的用戶被消耗完之后,行業很快就進入到存量市場競爭階段,游戲廠商只能靠相互搶奪市場份額才能獲得增長。這個階段,中小團隊逐步被清洗出市場,資金更充足、研發實力更雄厚、運營經驗更豐富的廠商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從2015年開始,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大廠的產品已經牢牢占據了各大榜單榜首。像騰訊、網易這種綜合類頂級大廠已經壟斷了市場60%以上份額,而第二梯隊像完美世界、盛大、巨人等大廠也依靠端游時代積累的IP資源和研發優勢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產品壁壘。
第二,游戲行業呈現精品化趨勢。之前粗制濫造的手游產品已經逐步在市場競爭中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注重用戶體驗,制作更為精美,玩法有趣且講究創新的精品手游,從目前的數據來看,一個細分領域的精品手游甚至能夠壟斷市場上70%- 80%的當期推廣資源。
第三,游戲企業開始往上下游滲透,“去中間化”成為必然。像早期純粹只做發行或只做研發或只做平臺的廠商,都在嘗試往上下游去滲透,或者嘗試研運一體化的轉型,或者嘗試構建“流量+內容”的閉環。比如三七手游早期從發行切入,現在也在做研運一體化的滲透。比如小米、阿里UC等從聯運平臺起步,中后期也嘗試切入發行,以構建流量和內容的閉環。比如巨人網絡、完美世界等,則一直是堅持研運一體化。君海游戲早期是從發行端切入的,相對來說更接近研發端一些,因此當團隊人數和業務規模做到一定程度時,也想嘗試往研發端去滲透。
針對游戲行業的這種發展變化,陳金海詳細介紹了君海游戲未來的發展戰略。他說:“發展初期,君海游戲希望專注于國內手游發行。因為早期國內市場還是屬于百花齊放的階段,對我們來說更希望在某個領域做單點擊穿,成為市場頭部廠商;當我們的業務發展到一定規模后,我們需要考慮研運一體化的轉型以此提高我們的盈利能力,同時我們也會考慮往海外市場去布局,以覆蓋更大的市場。早期我們主要以2D中重度游戲為主,以避開大廠的競爭,接下來將會重點考慮3D類的產品,往中高端用戶滲透。還有一點,君海游戲早期沒條件做IP這塊的儲備,今年完成資本化之后,我們會投入重點資源去簽優質IP,如最近我們和椰子游戲合作的《神州奇俠》。之后也會考慮去簽一些頂級的游戲、漫畫或者文學IP來改編。比如像《海賊王》這類頭部IP。”
IP改編不能抱著功利的心態
對于“目前游戲市場IP火熱,如何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問題,陳金海認為,頭部漫畫IP,像《海賊王》和《火影忍者》,本身的沉淀期已經超過十年,用戶對這類作品已有一種情結在里面,一個動畫能追十幾年,可以說已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如果基于這樣的世界觀去改編,能夠把劇情比較好的還原,相信用戶還是能接受的。早期也有很多廠商嘗試做這一類頂級IP的改編,但有的企業不太尊重原著,更多是抱著一種功利的心態,用IP換皮快速套利一波就走,這種做法往往容易把用戶口碑做砸。所以,早期頂級IP的改編,很少能有非常成功的作品。像之前《花千骨》經天象互動改編大成之后,再也沒看到誰能復制這種成功。
陳金海強調,IP改編首先不能僅僅把它定位為一個商品,首先要考慮到原有粉絲的體驗,特別是那些死忠粉的訴求,他們往往是帶著追劇情和懷舊的情結而來的,所以不能單純地去把它做成一個套現的商品。就說一點,早期很多頂級IP的改編,不考慮還原原著人設,不考慮做劇情帶入,一昧地堆砌付費數值,導致整個經濟結構做得很不平衡。高端付費玩家碾壓低端玩家,殊不知大部分中低端玩家往往是由80%的IP死忠粉構成的,這類用戶在游戲內被數值碾壓之后就極易流失,從而導致游戲生態崩潰。
從游戲興起到現在短短的幾十年,玩家的年齡層次也在發生著變化。陳金海表示,當前的主流付費群體還是75后、80后和90后,因為這些人群已經步入社會,有穩定的工作,經濟條件也比較好。但實際上,目前新增的游戲人群更多卻是95后和00后,這批用戶大多是沒有付費能力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精力分流,主流付費群體的游戲時間會逐步減少,95后、00后開始承接,在未來幾年成為主流游戲人群。另一方面,主流付費人群早期是玩《傳奇》、《仙劍》等RPG游戲過來的,對這類IP改編的游戲會比較鐘情。因為時代背景的不同,95后、00后是不太玩這種游戲的,他們更關注的是存在感,特別是能彰顯個性和個人能力的游戲,MOBA類游戲剛好能滿足他們這種需求。二次元游戲也能讓從小就和動漫一起成長的他們更為熱衷。
資本化是助力 未來希望和游戲巨頭切磋
目前君海游戲估值已經超過17億,對于資本化的運作,陳金海認為,資本化是助力,是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如果一個企業的內功沒有做到一定程度,貿然去做資本化,就是拔苗助長,資本化一定程度上會讓這個企業的經營管理變形。但對于業務、團隊、管理機制和產品儲備做得比較成熟的企業來說,資本化就是正向杠桿,能幫助企業獲得更快速的發展。
陳金海表示,君海游戲選擇在今年資本化,是因為已經沉淀了三年,在產品、團隊、上下游渠道資源等各方面的儲備已經做得比較成熟,希望能借助資本的力量去獲得更進一步的發展。資本化完成以后,一方面,對創業團隊有了階段性的交代,可以改善員工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另一方面,在業務布局上,有機會和巨頭做一些切磋,比如去布局3D手游。3D這塊,像騰訊、網易、完美世界、三七互娛、搜狐暢游等,已沉淀多年,非常成熟,這塊值得君海學習。我們也希望完成資本化后可以滲透到這個市場;最后,資本化可以幫助我們更規范和嚴謹去長線經營一家公司,更好地抵御市場風險。
陳金海介紹,目前君海游戲孵化了五個研發工作室,主要涵蓋角色扮演類、策略類和休閑放置類游戲。其中三個研發工作室已經基本成型。最大的一個工作室有50多人,目前研發了超過四款產品,其中有一款月流水已破千萬。2017年第三季度,公司將推出3款RPG游戲,包括IP改編游戲《神州奇俠》、《英雄文明》及《英雄盟約》。此外,第四季度還會有三款3D手游面市。預計2017年下半年會有超過6款新游上線。(記者 沈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