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不是妖魔化的“網絡游戲” 從體育舞臺邊緣走向中央
筆者的大學時代,電子競技市場還遠沒有今天繁榮,國際電競賽事也幾乎沒有被主流媒體關注。那時幾個同學圍坐在小小的電腦屏幕前,看著高手們犀利操作、運籌帷幄、“秀得飛起”,總是大開眼界、熱血沸騰。
最令人難忘的時刻,就是在號稱“電競界奧運會”的世界電子競技大賽(WCG)2006年總決賽上,WE俱樂部的李曉峰(sky)衛冕冠軍,身披國旗站上領獎臺的那一刻,身邊很多同學熱淚盈眶。無數少年擊敗“電競霸主”韓國人的夢想,就此被點燃。
如今,電競運動正從體育舞臺的邊緣走向中央,中國國旗、國歌響徹在越來越多的電競賽場上。就在前兩天,中國英雄聯盟戰隊RNG奪得季中賽冠軍,網絡一片沸騰。在為國爭光、彰顯中國人實力上,電子競技與傳統體育并無二致。
電子競技不是妖魔化的“網絡游戲”,它的核心是對抗,是比賽。對職業選手來說,賽場就是戰場,贏了才算實力。訓練時的艱辛付出、勝利后的驕傲自豪、給觀眾帶來的滿足和激勵,電子競技一點也不比傳統體育項目少。
電競的訓練場上,同樣有克服艱苦枯燥、不斷拼搏的故事。不管是英雄聯盟還是刀塔,頂尖俱樂部的訓練都是幾近苛刻:一周7天,每天12個小時的高強度訓練。除了“打游戲”保持手感,形成固定的肌肉記憶外,還要不斷研究錄像、分析對手,進行大量的操作練習。重要比賽前的戰術演練、團隊磨合、模擬對抗……基本是每天半夜上床休息,早上醒來繼續訓練。
電競的賽場上,同樣有為拿金牌,永不放棄的故事。很多人還記得,在2016年的國際邀請賽上,在被北美兩只強隊夾擊,全場觀眾高喊“USA”的情況下,中國戰隊wings艱難奪冠。在場的中國選手和觀眾高舉國旗唱國歌,網絡上的觀眾紛紛打出“Chinese Dota,Best Dota”的表白,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靈。
去年夏天,一張電競比賽上的照片感動了很多人:兩名外國觀眾身披中國國旗,為中國隊加油吶喊。為什么他們愿意這么做?因為中國的選手用成績證明了,他們值得被尊重和支持。中國電競的發展,同樣是中國躋身體育強國不可或缺的助力。汪靈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