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長胖還是吃蔬菜長胖?有些“蔬菜”屬于是主食
說起減肥期間應該怎么吃,大家可能都同意一個說法:多吃菜!
但這么做一段時間后,有些人就會開始疑惑了:
為什么我吃了很多菜,體重卻沒變化,甚至還長胖了呢?
為什么我吃了很多菜,體重卻沒變化,甚至還長胖了呢?
那很可能是因為,你的蔬菜沒吃對。
雖然說吃菜人人都會,但要讓自己吃對、吃好、吃瘦,里面的誤會也真不少。快來看看,你是不是踩了下面這三個坑:
主食當菜吃
不是所有你以為的“蔬菜”都是真的菜,比如:
1.薯、芋其實是主食
最容易躺槍的就是各種薯芋類蔬菜了,土豆、山藥、芋頭是典型案例。 例如土豆,淀粉含量為17%左右,而蒸米飯的淀粉含量為 26%,吃兩口土豆絲就能頂一口米飯了啊。
2. 有些蔬菜可以部分替代主食
例如蓮藕、荸薺、菱角、南瓜…… 這些吃起來口感有點綿綿的,甜甜的蔬菜,也是含有淀粉的,只是含量比上面那一組低一點。
這幾種蔬菜的營養介于主食和蔬菜之間,如果你喜歡吃這幾種菜,就注意少吃點主食。
3. 嫩豆類也要注意
嫩豌豆、嫩蠶豆、嫩毛豆,都是夏天的美味健康的小零嘴,但別小看它們:
100 克嫩豌豆含有 21 克碳水化合物;
100 克嫩蠶豆含有 20 克碳水化合物;
100 克嫩毛豆含有 11 克碳水化合物。
100 克嫩豌豆含有 21 克碳水化合物;
100 克嫩蠶豆含有 20 克碳水化合物;
100 克嫩毛豆含有 11 克碳水化合物。
快趕上米飯了!畢竟,100 克米飯的碳水化合物也就在 25 克左右。
當然,豆子的營養還是很不錯的,而且很頂飽,如果你喜歡吃,那不妨用它們做為一部分主食。
烹調方法沒選對
我們說蔬菜熱量低,一般都是指蔬菜本身。但并不是所有蔬菜洗洗就能吃,多少都要調個味兒、炒一炒,炸一炸,壞就壞在這個烹調方式上。
1. 外面點的菜,油都沒少加
大多數蔬菜 100 克只有 10~20 千卡的熱量(上面那些除外),感覺吃到撐死也不會胖。
但是!一旦下了個鍋,加了油,翻炒兩下,熱量就蹭蹭往上竄。 我們來簡單估算一下:
燉:需要 6~7 克油;
煎和炒:需要 15~20 克油;
炸:需要大量的油,上不封頂;
除了常規烹調外,為了美觀還會出鍋后澆一勺明油......
燉:需要 6~7 克油;
煎和炒:需要 15~20 克油;
炸:需要大量的油,上不封頂;
除了常規烹調外,為了美觀還會出鍋后澆一勺明油......
除了煎、炸之外,如果你在菜品名稱中看到了以下這些字,也要小心了: 干煸、紅燒、干鍋、水煮、爆炒、油燜……
下次點菜的時候記得囑咐一句:少油少鹽!
2. 各種醬料別大意
經常吃蔬菜沙拉,還是長胖了,問題就很可能出現在醬汁上:
100 克沙拉醬,含有 78.8 克的脂肪,熱量高達 724 千卡;
100 克千島醬 ,油脂含量 43%,熱量 475 千卡;
咖喱塊熱量高達 540 千卡,和巧克力的熱量一樣高!
100 克沙拉醬,含有 78.8 克的脂肪,熱量高達 724 千卡;
100 克千島醬 ,油脂含量 43%,熱量 475 千卡;
咖喱塊熱量高達 540 千卡,和巧克力的熱量一樣高!
如果你喜歡吃拌菜或沙拉,建議選擇油醋類的醬汁,而不是蛋黃醬、沙拉醬這種奶油類的醬汁,這樣熱量會少很多。
至于很下飯的咖喱……使用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量,千萬別加太多。
喝果蔬汁取代吃蔬菜
確實,蔬菜味道不好,嚼起來又費勁。所以現在很多年輕人更喜歡喝果蔬汁,感覺能夠美味健康兩不誤。 但是......
喝果蔬 ≠ 吃果蔬
首先,加了水果的蔬菜汁,其實熱量不低。其次,打汁會把水果的糖分釋放出來。此外,打汁會造成比較大的營養損失。
所以對于果蔬汁,偶爾喝喝解個饞行,想健康還是最好靠牙齒:多嚼兩下,還能多消耗些熱量,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