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試點首個共有產權養老房 限60歲以上老人入住
北京試點首個共有產權養老房
將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融合;均價4.5萬/平方米;限60歲以上老人入住,每月需繳3000元服務費
昨日,恭和養老中心(北京首個共有產權養老服務設施試點),居室內布置得非常溫馨。圖片來源:新京報
“今天天好,午飯后我得出去遛遛彎。來食堂吃點兒,便宜、省事兒。”昨日中午,記者在位于朝陽區雙橋西巷的恭和養老中心采訪時,正碰到來這里吃飯的李奶奶。她告訴記者,“要不是今天天好,就在家做飯吃了”。
今年65歲的李奶奶入住的恭和養老中心是北京市首個共有產權養老設施的試點,這在全國也是首創。這是一所地地道道的養老院,但每個入住于此的老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房子,同時還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共有產權養老設施試點”將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融合在一起,為“有房子”的老人提供24小時的養老服務。
昨日,北京市民政局正式對外發布了這一試點情況。目前,試點的365套共有產權養老住房已入住了143戶,產權持有者都將擁有50年的“不動產登記證”。未來,試點如獲得市政府驗收,達到“醫養結合、共有產權”后,將向全市推開。
【設施】
公寓共365套 均價45448元
恭和養老中心項目位于朝陽區雙橋西巷6號,總建筑面積4912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3677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12350平方米。項目建設內容包括養老設施居室、醫務室、養老機構(醫療/養護中心)、活動室、餐廳等。
據北京市民政局介紹,該局與北京市住建委聯合印發《共有產權養老服務設施試點方案》,支持有關企業利用朝陽區雙橋地區的恭和家園養老設施建設用地,探索共有產權養老服務設施模式。這種模式即“居室分割定向出售、公共服務空間持有經營、限齡人群居住”,將居家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融合起來。
按照這種模式,養老居室由養老服務企業與符合條件的購買者分別按5%、95%的份額共同持有,限定60歲以上老年人居住。購房后,入住的老年人可以享受由企業提供的配套醫療、護理、餐飲等公共服務。
試點經營單位負責人介紹,項目于2016年4月7日獲得預售許可證,可銷售養老公寓365套,銷售均價每平方米45448元;車位84個,銷售均價每平方米3842.39元。項目于2017年6月10日開始認購,2017年7月14日正式網簽,至2017年9月23日累計簽約143套。
【服務】
購買者有產權 企業專注養老服務
為什么要推行共有產權的養老設施試點?對此,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介紹,共有產權既減少了進入養老服務市場的企業的“重資本”壓力,又使入住老人能夠擁有自己的一份房產,實現“在世有房產,離世有遺產”。
“養老服務設施的土地和地面設施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我們在推進養老服務業的進程中發現,重資本的壓力使很多企業在養老服務業市場化進程中處于觀望狀態,也制約了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李紅兵說。
李紅兵介紹,目前恭和養老中心40%的公共面積由企業完全持有,對于每一個居室,購買人持有95%的產權,企業持有5%的產權。這樣就減輕了養老企業的負擔,使他們能夠更加專注于后續的養老服務。
“我們這個養老中心,餐飲、娛樂、醫護等公共服務區域,通過貫通的長廊又連接到每一個老人的居室。既有私人空間,又有活動場所,同時中心內的掛牌醫療機構還能使老人得到醫療服務。”李紅兵說,這里正在建一個幼兒園,能夠讓入住于此的老年人享受“多代共處”的天倫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