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旅行青蛙制作團隊負責人:讓青蛙去做我們做不到的事
會寄明信片還會帶土特產,《旅行青蛙》游戲走紅網絡;新京報記者對話日本制作團隊負責人上村真裕子
“讓青蛙去做我們做不到的事”
在家里吃飯的青蛙
有一只蛙,靠獨自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多日高居熱搜榜單。這款放置類游戲——《旅行青蛙》已經連續占據apple store里下載排行第一。
一切都是隨機與未知。游戲里的青蛙戴上荷葉帽拿著備好的行李出門,途中會郵寄明信片,可能帶回某地的土特產,但玩家主人永遠不知道,它在想什么?會做什么?什么時候回家?什么時候遠行?中途遇到誰,發生怎樣的故事?所能做的,就是收割三葉草,為它收拾好行囊,寫字、吃飯、打盹、削木頭……它成了當下最火的“佛系”說法里的佛系游戲。
不同的人從這款熱門游戲里解讀不同的滋味:有人說,蛙是成人后的自己,牽腸掛肚,養蛙方知父母恩;有人琢磨出它有自由而獨立的個體價值;又有分析,這是現代社會人與人關系距離的體現,喜歡輕松舒服不受約束的環境,就如同養這只青蛙一樣自在。
看著手機中的蛙兒子,大家除了喜愛,也有太多好奇,我們聯系到了設計游戲的日本HIT-POINT工作室,制作負責人上村真裕子對我們的疑問一一作答。
“這款游戲在世界觀的表達上,當然有所設定,但每個人認真思考后得到的那個結果,其實才是問題的答案。” 上村真裕子說。
《旅行青蛙》游戲截圖,主角為一只青蛙。出門后青蛙往家里寄的各種風格的明信片。游戲截圖
與測試生育意愿無關
新京報:你知道《旅行青蛙》這款游戲在中國很受歡迎嗎?如何得知的?
上村真裕子:得知游戲在中國受到大家的喜愛,是在2018年后,一方面通過社交網站和評論的反饋,說游戲在海外也很受歡迎,另一方面中國的大量用戶通過郵件、留言方式給我們反饋了很多有關游戲的問題和意見。
新京報:這款游戲在日本的市場怎樣?大多數玩家是什么群體?
上村真裕子:在日本的一部分群體也聚集了些人氣,玩家群體和中國差不多,也是以年輕女性為主。
新京報:有消息稱,《旅行青蛙》是為了測試使用者的生育意愿,是這樣嗎?
上村真裕子:雖然這話題真的是很有趣,但事實上不是真的。
新京報:你覺得,這款游戲這么受大眾喜歡,原因是什么?
上村真裕子:雖然實際操作的是玩家本人,但在游戲中青蛙“兒子”會擅自去旅行,這種不受拘束的輕松感,可能在忙碌的年輕人中獲得了好評吧。
我們希望玩家之間不要競爭、搶奪,大家能夠按照個人的步調悠閑地游玩享受游戲,是我們開發《旅行青蛙》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