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臺“搖號購房”措施 公平選房能實現嗎?
多地出臺“搖號購房”措施 能否實現公平選房?
近期,3月份宣布“搖號購房”的武漢、杭州、西安等城市,開始推出搖號項目。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已經有上海、南京、長沙、成都、武漢、杭州、西安等7座一二線熱點城市陸續公布“搖號購房”通知。
買房為什么要搖號?實施“搖號購房”后效果怎樣?能否實現公平選房?記者近日在成都、西安、武漢、長沙等地展開了調查。
庫存下降“新市民”進入,熱門區域現供應“短缺”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劉璐分析認為,這些實行“搖號購房”的城市都是人口凈流入城市,且當地新房市場都出現了結構性的供不應求局面,特別是熱門區域。
去年11月,成都實施搖號購房。記者走訪多個樓盤發現,在成都主城區和城南的熱門區域,項目的搖號中簽率偏低,部分樓盤比如招商中央華城、中鐵建西派城等樓盤中簽率僅為個位數,其中招商中央華城普通房源416套,參與搖號人數近4.4萬人,中簽率約為1%。郊區項目中簽率則大很多,30%、50%左右的項目都有。
“新市民”的增多,是導致住房短期供應緊張的原因之一。3月30日晚,西安市下發公證搖號通知。西安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西安房地產市場交易比較活躍,部分區域的項目出現了供應短缺的情況。據公安部門數據,今年第一季度,西安市外遷入共計24萬余人,人口機械增長是2017年同期的11.5倍。
成都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從省外流入成都的常住人口達到46.6萬人。
而與此同時,全國去庫存“戰役”效果明顯。易居研究院4月3日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全國百城庫存規模相當于2013年3月的水平,即庫存規模回落到了5年前水平,其中杭州庫存同比上年下滑48%。從去化周期來看,3月份,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庫存去化周期)為10.5個月。
住建部在去年4月發文要求去化周期在12至6個月的城市,要增加供地;6個月以下的,不僅要顯著增加供地,還要加快供地節奏。易居研究院認為,目前大多數一二線熱點城市普遍面臨新增住宅用地供應不足的局面。